重庆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选择

重庆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选择

ID:23522137

大小:6.32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8-11-08

重庆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选择_第1页
重庆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选择_第2页
重庆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选择_第3页
重庆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选择_第4页
重庆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庆大学硕+学位论文目录6研究结论与不足⋯⋯⋯⋯⋯⋯⋯⋯⋯⋯⋯⋯⋯⋯⋯⋯⋯⋯⋯⋯⋯⋯一506.1研究结论⋯⋯⋯⋯⋯⋯⋯⋯⋯⋯⋯⋯⋯⋯⋯⋯⋯⋯⋯⋯⋯⋯⋯⋯⋯⋯⋯⋯⋯⋯⋯⋯..506.2研究不足⋯⋯⋯⋯⋯⋯⋯⋯⋯⋯⋯⋯⋯⋯⋯⋯⋯⋯⋯⋯⋯⋯⋯⋯⋯⋯⋯⋯⋯⋯⋯⋯一50致谢⋯⋯⋯⋯⋯⋯⋯⋯⋯⋯⋯⋯⋯⋯⋯⋯⋯⋯⋯⋯⋯⋯⋯⋯⋯⋯⋯51参考文献⋯⋯⋯⋯⋯⋯⋯⋯⋯⋯⋯⋯⋯⋯⋯⋯⋯⋯⋯⋯⋯⋯⋯⋯⋯⋯⋯52附录: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一55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导师横向研究项目⋯⋯⋯⋯⋯⋯⋯⋯⋯⋯⋯⋯⋯55重庆大学硕

2、士学位论文1绪论1绪论1.1研究背景1.1.1产业转移背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共发生了3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轮产业转移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为欧美国家制造业向日本转移,由此造就了二战后日本制造业的繁荣和经济的腾飞;第二轮产业转移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为欧美日向亚洲进行制造业转移,由此造就了东亚四小龙(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的经济奇迹;第三轮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发思潮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利用地理区位优势、生产成本优势,通过大力发展加工外贸的方式,积极承接国际制造业,这次产业转移使得我国东

3、部沿海地区形成了一个外向型的现代制造业新体系,并一举发展成为“全球制造基地”和“世界工厂"【l】0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后,世界整体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外贸市场发展环境已趋恶化,同时,伴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流动性过剩带来的通胀、要素价格的持续上涨,依赖加工外贸拉动经济的传统发展方式已面临巨大威胁和挑战,这引发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基于我国宏观经济、人口基数和内需市场等因素的考虑,由中国“制造”到“智造”的产业升级、“外贸”到“内销开拓与外贸结合”的市场转向这一结论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可。在政策引导、市场拉动和成本推动

4、的综合作用下,第四次产业转移大潮正加速袭来,传统制造业也从发达国家、东部沿海向内陆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奔涌而来。1.1.2重庆产业承接背景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中央政府从上世纪末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庆做为西南地区区域中心,战略地位尤显重要,因此被中央赋予多项重任:2007年,获批试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要求重庆实现大城市带大农村,共同达Nd,康社会,走出一条城乡和谐发展的新道路,在全国率先起到示范效应【2】;2007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做出“314”整体部署,指出要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

5、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并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2010年,国家级新区一一重庆两江新区获批、挂牌成立,新区定位于建设内陆开放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4】。这些任务的完成关键不仅在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于重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重庆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更在于将重庆打造成为西南地区经济龙头,以幅射带动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选择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以此为契机实

6、现重庆产业结构优化,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带动整个西南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1.2研究目的与意义产业转移做为一种经济实践,广泛存在于各时期商业活动,产业转移理论可追溯至古典贸易理论,但长期以来,产业转移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国际产业转移(概况、特征与趋势等),针对国内区域的相关研究较少。对于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产业转出区域如何借产业转移实现区域产业的结构优化与升级、转移产业承接区域如何利用比较优势自身产业承接能力。而事实上,仅靠承接发达区域产业转移,不仅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欠发达崎岖经济落后状态,反之更可

7、能僵化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固化与发达地区的产业级差和经济不平衡。故而,欠发达地区在承接发达地区转移产业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借承接产业转移这一契机加大外资吸引力度、加强管理理念学习水平、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以增强自身竞争力,并逐渐完成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重庆发展亦如此,只有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科学、合理地引进东部优势产业,培育好主导产业,逐步实现重庆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进而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本研究从实证角度探讨产业承接区域(重庆)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结合

8、自身产业优势对转移产业进行有筛选的承接,并就优化产业结构提出思路与对策。因此,本研究是对产业转移研究的一个补充。从实践而言,西部大开发战略、“314”总体部署和两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