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买权的若干理论问题(下).doc

先买权的若干理论问题(下).doc

ID:23521248

大小:91.16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08

先买权的若干理论问题(下).doc_第1页
先买权的若干理论问题(下).doc_第2页
先买权的若干理论问题(下).doc_第3页
先买权的若干理论问题(下).doc_第4页
先买权的若干理论问题(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买权的若干理论问题(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先买权的若干理论问题(下)六、各方当事人利益的保护1.先买权人之保护出卖人违反通知义务而将标的物出卖给第三人时,先买权人的利益应如何保护?此时应区分先买权的效力及第三人是否已受让标的物而定。在物权性先买权场合,若第三人已善意受让标的物,则其受让行为有效,此时先买权人仅得请求出卖人负债务不履行的责任。但如果第三人于受让之时为恶意,则其受让行为不得对抗先买权人,此时先买权人可行使追买权,即可直接追及至第三人处,请求其移转标的物归自己。由此多支出的费用,因系出卖人违反通知义务所致,故应由出卖人负担。在债权性先买权情形,因先

2、买权仅产生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无对抗第三人的效力,故如第三人已受让标的物,则不论其为善意或恶意,其受让行为均有效,此时先买权人仅得请求出卖人负债务不履行的责任。如果第三人尚未受让标的物,则因先买权之行使,即在出卖人与第三人、出卖人与先买权人之间成立二重买卖,此时按二重买卖的有关规则处理,先买权人之利益即可得到保护。不论是物权性先买权还是债权性先买权,如先买权人和第三人同时声请法院强制执行时,基于先买权制度之立法意旨,法院应优先支持先买权人的请求。1.出卖人之保护如前所述,只要出卖人出卖标的物之时履行了通知义务

3、,且在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中附以停止条件或保留解除权,则先买权之行使并不会损害出卖人的利益。因先买权人将先买的意思表示传迗到出卖人后,买卖合同即告成立,出卖人由此得享有合同履行中的各种抗辩权。故如此后先买权人有违约行为的,出卖人可追究其违约责任。如因先买权人有重大违约行为而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出卖人得解除合同,并得请求先买权人赔偿损失。嗣后出卖人将标的物另行出卖给他人的,即使其条件低于先前的条件,先买权人亦不得再主张先买权。但是,如果两次买卖的间隔时间过长,以至于后一次买卖显然不能认为是前一次买卖的继续的,则应允许行使先

4、买权。应予指出,如果出卖人将标的物出卖给第三人系履行其先前已经承诺的义务或者系第三人行使买回权等正当理由所致时,先买权应不得行使,否则将陷出卖人于不义。惟为保护先买权人,此所谓“正当理由”应予严格解释。2.第三人之保护在先买权行使的过程中,第三人的利益常被忽略。如我国法院在司法实务中即认为,出卖人未履行通知义务即将标的物出卖给他人的,先买权人得请求法院宣告该买卖无效。一些学者也赞同此一见解。[30]如此处理固然有利于先买权人,但第三人却不免沦为牺牲品。笔者认为,在处理出卖人与第三人之间的买卖关系时,一应坚持合同的相对

5、性原则,二应注意第三人是否构成善意取得,三应注意区分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首先,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合同关系只能发生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31]合同只在当事人之间成立和生效,第三人的行为一般不应影响合同的效力。所以不论第三人是否已受让标的物,其与出卖人之间有效成立的买卖合同的效力都不应因先买权之行使而受影响,除非双方以先买权之不行使为合同的停止条件或以先买权之行使为合同的解除条件。其次,在第三人已依合同受让标的物且成立善意取得①时,其受让行为合法有效,先买权人不得向第三人主张追买。再次,在物权性先买权场合,如第三

6、人已受让标的物,但受让之时为恶意__即不能成立善意取得时,先买权人得基于其物权性先买权而向第三人主张追买,也即先买权人得主张出卖人与第三人之间的物权行为无效,但其债权行为,也即买卖合同的效力并不应因此而受影响。②所以,第三人虽因先买权人行使追买权而丧失标的物,但仍不妨碍其依买卖合同请求出卖人负赔偿责任。在第三人已受让标的物,复因物权性先买权之行使而丧失标的物场合,为简化法律关系,应以先买权人为权利人,以第三人为移转义务人,即第三人有义务将标的物移转给先买权人。此时第三人就其尚未支付给出卖人的价金,免其支付义务;就其已

7、经支付给出卖人的价金,仅得请求先买权人支付,而不得要求出卖人偿还,于此范围内,在先买权人未支付以前,第三人就标的物之交付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另一方面,物权行为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即物权行为有独立的无效或可撤销原因,因这些情况的发生而导致物权行为归于无效或被撤销时,并不影响债仅行为的效力,即债权行为在当事人之间仍然有效。)此外应予注意,在第三人已受让标的物且成立善意取得时,能否以先买权人行使先买权为由而放弃善意取得的保护进而请求出卖人负赔偿责任?依王泽鉴先生的见解,“善意取得系为维护交易安全而设之制度,法律要件一

8、旦具备,即发生权利之得丧变更,取得人之意思如何,在所不问。故取得后不得以拒受法律之保护为理由,认为自始即未取得该项权利。”[32]故于此情形不能允许第三人放弃善意取得的保护。惟出卖人为免于对先买权人承担责任,亦不妨再由第三人处受让标的物。但此系另一法律关系,已与前述问题无涉。七、现行法中先买权的整理我国现行法未对先买权做一般性规定,仅在一些法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