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519929
大小:11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8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机遇、新动力、新任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机遇、新动力、新任务 在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中,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剂良方,被寄予厚望。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新时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有着新的发展动力,也承载着新的发展任务。 新机遇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词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也作出了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的战略部署。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得2007年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年”,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向内涵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标志。自此,中国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了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清晰而明确的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纲要》指出,“10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3、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和关键所在。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2010年5月,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召开,其主题是“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国务委员刘延东在讲话中一再强调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此要进一步彰显大学人才培养功能,改革传统培养模式和评价制度,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综合能力,促进
4、学生全面发展,探索大学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中外大学合作等新模式,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途径。 提高质量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2011年,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深刻论述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论述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和要求,阐述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四项要求及重大战略意义。他指出,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为此,要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
5、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个讲话再一次传达了国家层面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视,深刻揭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背景和有利的发展机遇。 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得到国家层面的肯定与支持10 推进高职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大幅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也逐步从规模扩张转入内涵建设提高质量的新阶段。2006年1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项
6、计划被誉为我国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211工程”。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安排20亿元重点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要求这些院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四年来,高职示范建设院校在探索产学研合作育人、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单独招生试点、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跨区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引领了全国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方向。2010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7、”实施工作的通知》,在原有已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基础上,新增100所左右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深化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高职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对全面推进高职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进卓越工
8、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本科创新人才。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0。计划实施期限从2010年到2020年,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