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难以摆脱的民族牢笼

科学,难以摆脱的民族牢笼

ID:23510431

大小:6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8

科学,难以摆脱的民族牢笼_第1页
科学,难以摆脱的民族牢笼_第2页
科学,难以摆脱的民族牢笼_第3页
科学,难以摆脱的民族牢笼_第4页
科学,难以摆脱的民族牢笼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难以摆脱的民族牢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科学院大学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科学,难以摆脱的民族牢笼姓名:张海岩学号:2016159单位:上海有机化学研宄所2016年11月科学,难以摆脱的民族牢笼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016级A班张海岩科学,作为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对于推动整个人类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另一朵思想奇葩,则从另一个角度标志着世界文明的水平与高度。长久以来,人们对科学与文化的关系的探讨从不曾间断过,比较清晰的认知指出,科学是动力,文化是核心,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二者承载着不同的任务与责任,

2、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与发展的关系却从未改变。相比之下,对于科学与民族的关系则很少引起我们的关注。即便如此,我们可以有理由相信,既然科学与文化一脉相承,那么民族性作为文化的代名词,亦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而然的与科学的形成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换句话说,科学带有民族性,民族性在科学中有着较为强烈的表达和体现。当然,谈科学与民族性的问题绝不能泛泛而论,必须经过细致周密的理论分析。就科学本身的性质方面而言,可以从科学的产生,传播,发展三个方面来考虑其与民族性的关系。(一)科学的产生与民族性科学是一种文化,是在一定的民族背景下产生的。中西方在民族性

3、方面的差异促成了中国占代科学与西方近代科学的形成,这两种不同的民族性特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丫这两种范式的根本特征。屮国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儒家精祌的催生层面,而西方民族性则根植于基督教文化传统W。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的中国民族性,致使我们在看待自然、研宄自然的时候,常常把人与自然放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地位,不把人与客观环境作质的区分,而主张两者的一体性,认为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的道德体系是基本一致的,这不利于树立改造自然的精神,不利于对&然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又可能导致对自然的神秘信仰,而这往往不利于科学在中国民族性的土壤中得以健康的萌芽与滋生。受中国传统民族性感染而

4、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们,其科研动机、知识基础以及研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民族性的影响。以解决国计民生为目的的实用主义科研动机,以及对经验性描述的过分注重,致使中国传统科学主要是用理、阴阳五行等抽象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存在和发展变化,对自然现象加以抽象的解释,使得科学研究仅仅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不能真正地深入探究事物内部深层次的本质和规律。相比之下,丙方较为自由开放的民族性传统,使其能够在科学的产生方面更具有理性的思维和冷静的判断。无论是亚里士多德通过批判性思维创造人类所未知的物质科学理论,还是哥白尼为了日心说所付出的热血与生命,都是在某种意义上对科学独立性的强调

5、和阐述,这种独立的,感于挑战与创造白然的民族性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人们去研宄自然,为发现自然规律创造了条件。正是在这种思想背景和精神动力的驱使下,才催生了现代灿烂的丙方科技文明的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超越自我。(二)科学的传播与民族性如果说科学的产生已然受到丫民族性的禁锢,那么科学的传播作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则更难以摆脱民族性的牢笼。从本质上而言,科学的传播可以分为科学的输入与科学的输出两个部分。首先,就科学的输出而言,其传播方式是涉及到社会、公众、政治、经济和媒介等各个方面的复杂模式。西方国家经历了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一些列的变革以后,其蕴藏在

6、民族精神屮的思维方式促使科学家和公众都成为“有意识的群体”。所有的这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和思想变革都促使科学技术的传播一直处于社会层面的改革和发展之中。与此同时,在调整科学与公众之间关系的过程中,使得科学的价值观不断得到传播,科学理性不断得到弘扬。而中国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我国科学家共同体和公众没有出现西方一样的自主意识,公众也没有出现过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的思考和对自身利益的诉求。相比于科学的输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抵制和限制科学的输入,但其自身所固有的民族特性则会对科学的传播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与阻滞作用。换句话说,这种现象实际上则是反映了一

7、个国家与民族对外来的科学的接受与消化能力。纵观世界各国的科学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一种外来的技术想要在某个民族生根开花,就难以避免的会受到來自该民族的强大的斥力阻滞。这种阻滞往往会表现在民族心理排斥,民族自尊意识排斥,以及民族科学环境对这种科学的排斥等等。中平民族自古以来就对外来的科学具有一种强烈的抵制作用,这从历史上的多次闭关锁国可以略见一二,而西方的民族则对新鲜的科学技术往往采取的是一种积极的吸收与学习的态度。因此,所谓的科学无国界理论,常常是对科学技术的本质而言的,真正落实到具体的科学技术的吋候,现实往往会对科学的传播产生一种严格的束缚,进而演变成了科学的牢笼

8、。(三)科学的发展与民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