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493363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8
《关于优质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的应用体会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优质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的应用体会分析周永玲王彩虹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血液净化室,山东青岛266033[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就诊于该院的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0%优于对照组患者75%的满意度,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关键词]优质护理;血液透析;满意度[中
2、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1672-5654(2014)11(c)-0044-02随着血液透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开始选用该技术来维持生命[1]。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而言,透析治疗属于一种具有终身特点的替代疗法,整个过程既艰辛又漫长,将会给患者身心带来双重痛苦。如何做好血液透析护理管理工作成了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此背景下,优质护理模式应运而生,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优质护理在该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就诊于该院的200
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确诊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需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而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45~78岁,平均(65.3±3.3)岁,病程0.6~13年,平均(4.5±1.2)年;对照组: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44~79岁,平均(66.4±3.7)岁,病程0.5~12年,平均(4.7±1.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对照组按常规在血液透析前为患者监测生命体征,协助其称体重;透析过程中定
4、时观察生命体征,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处理。观察组的优质护理过程如下。1.2.1营造理想的透析环境血透室应做到合理布局,明确划分候诊室、透析治疗室、污物处理室等。透析治疗室应配备空调,将室温控制在18~22℃之间,将相对湿度控制在50%~65%之间[2],每天定时开窗0.5h左右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配备数字电视,转移患者注意力,使其不至于感到时间漫长。床单、被套以及枕套建议选用柔和的米色条纹,且要做到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另外,冬天为患者配备电热毯,夏天为患者配备凉席。1.2.2心理护理透析患者长期依赖机器生存,正常生活受到极大限制,治疗费用高,上述问题将会给患者带来不同
5、程度的心理障碍。结合患者存在心理问题以及社会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有效心理疏导,使患者逐渐掌握自我调整的能力;积极利用家属的支持作用;运用充满正能量的语言安慰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使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和护理。1.2.3透析护理重视和做好透析前的评估工作,正式透析前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测量体重,帮助患者计算整个透析期间的体重增长情况;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倾向,掌握患者当天的服药情况、进食情况以及大便情况;检测患者动静脉内瘘是否存在震颤问题。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使用肥皂水对穿刺部位进行认真清洗。至于穿刺方法,建议使用绳梯法,最好做到“一针见血”,如果穿刺失败导致
6、出血肿胀,应马上拔针按压,使用胶布进行有效固定,并用冰袋冰敷,待满24h之后再使用50%硫酸镁进行湿热敷。结合患者当前体重、心肺功能以及血压高低等信息,设计合理的透析处方,施以个体化透析治疗。在透析操作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察看其是否处于正常范围之内,以便及时发现患者不适、透析并发症以及设备故障等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待透析结束之后,予以封闭式回血,拔针动作应快速且轻柔,教会患者有效按压内瘘,从而避免出血以及堵塞。告知患者起床时要慢慢进行,确认患者各方面正常之后方允许离开。1.2.4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适应透析治疗,学会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向患者讲解透析治
7、疗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通过何种措施以预防并发症。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正确选择饮食疗法至关重要,将会对患者生存率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指导和要求患者多食优质蛋白,少食油腻食物,同时合理控制水分的摄入。值得一提的是,体重改变是衡量液体平衡的关键指标之一,应保证前后两次透析间的体重增幅不大于干体重的4%~5%[3]。患者能否安心地接受治疗和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心理支持和家庭支持。家属是患者最为依赖和信任的人,一方面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