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476065
大小:57.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8
《如何加强中学教研组学科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加强中学教研组学科建设【创新背景】(一)宏观层面新课程的实施,不仅要求学校转变办学理念、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也对教研组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研组应该更突出其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术探讨方面的功能。因此,开展教研组学科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二)中观层面教研组是学校开展学科教学、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单位,但在目前的形势下,学校的教研组建设普通存在因为有效途径缺乏而导致的有名无实的境况,教研组的作用特别是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
2、微观层面学校在2005年初开始实施学科建设以来,作为学校学科建设基本单位的教研组学科建设也不断得以推进。各学科教研组在学科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在教育教学教研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具体实施措施】以“出名师,上层次,成群体”为目标,推进学科队伍建设;以“高质量,轻负担,增兴趣”为目标,推进学科质量建设;以“成系列、求配套、出精品”为目标,推进学科资源建设,以“出成果、增能力、强氛围”为目标,推进学科教研建设。具体路径和策略如下:(一)学科队伍建设一是抓住“上课一一观
3、课一一研课”三环节,造就“课堂型”名师。造就具有高超教学能力的“课堂型”名师,第一环节是要会“上课”,在此基础上会“观课”,进而善于“研课”,即对一堂课会进行客观剖析,以观课和研课来提高上课的水平,使教师从“会上课”升格为“上好课”,成为课堂型名师。在推进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主要以本组的专业化课堂教学讨论活动为载体来推进此项工作。二是抓住“做题__析题__命题”三环节,造就“考试型”名师。造就“考试型”名师,第一环节是教师自己要会做题,第二环节为在此基础上要善于分析题目,第三环节是要会创题编题命卷
4、。只有教师不断提高命题水平,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答题,从而考出理想的成绩。在推进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主要以自编同步练习和原创试题工作为载体来推进这项工作。三是抓住“阅读一一实践一一反思”三环节,造就“研究型”名师。造就研究型名师的第一个环节是阅读。同时,教师的研究必须立足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反思,反思的基础上开展研究,从而实现从感性向理性的飞跃,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名师的转变。在推进学科建设过程中,主要以学校的“读书时尚”活动和本组的“政治教师专题研究”等活动为载体来进行。(二)学科质量建设一是围
5、绕“备好__上好__交流好”三环节,提高课堂效益。课堂变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但课堂效益的提高,并不能单靠课堂四十五分钟。我们在推进课堂变革的过程中,一方面把过程前移,做足备课文章,另一方面又把过程后延,突出与学生的信息交流和学法指导工作,把课堂效益的提高置于教学过程的整个链条当中。二是抓住“编好__用好__完善好”三环节,精编教学资料。教学资料特别是练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在推进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以课时练习的校本化为突破口,坚持在编
6、好的基础上用好,在利用的过程中完善好,不断提高教学资料的质量和使用的效益。三是围绕“看好__练好__反思好”三环节,加强学法指导。看书、练习和反思是学生学习的三个主要环节。在推进质量建设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学生学习政治的这三个环节,加强学法指导,不但要让学生练好,更要让学生看好和反思好,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还要会学和乐学。为此,开展了如何指导学生看书、练习、反思和建模等的专题研究。(三)学科资源建设一是同步练习,坚持使用中修改。高一、高二备课组的同步练习完全实行校本化,由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自行编写
7、,由各备课组长负责,坚持边使用边修改原则,实行滚动式操作,在学期末把经过修改的作业整体移交下一学年的备课组。同步练习的校本化,不仅有利于提高作业的针对性,更能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教学资料,坚持过程中积累。学科教学资料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参考资料等。十分注重各教师、各备课组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和运用的各种资源的积累工作,不断地对教学过程中收集和运用的各种资源进行系统整理,进而实现在全组范围内的高效共享。三是校本课程,坚持实施中完善。课程资源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科资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
8、,对教师开发和开设校本选修课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施学科建设过程中,以此为契机,围绕课程开发抓课程资源的积累,围绕课程实施抓课程资源的完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四)学科教研建设一是坚持个体反思与集体研讨相结合。一方面要求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进行自我分析与思考,对自己所作出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自觉审视。另一方面,积极推进集体反思,以专业化课堂教学讨论、学术主报告和其他教研活动为载体进行集体研讨,以此来激发教师灵感,弥补个人反思的不足。二是坚持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把教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