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468010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8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生党建工作的引领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生党建工作的引领关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党的思想建设工作,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向心理形态转化,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充分发挥党校教育的作用,完善制度保障,抓好学生党支部活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制度保障学生党建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近年来党中央确立的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近几
2、年,高校各级党组织积极贯彻落实历次的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度,认真负责地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领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高校中的党校教育引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性工作。5 高校中的党校作为教育培训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学校,其教育目标的实现与否直接关系到党员质量的高低[1]。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3、值体系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推进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等“三进”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学员通过党校教育,有否牢固树立对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仰,能否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思维和价值观念,应当是也必然是衡量党校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1.课程形式的教育是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帮助学生党员构建精神支柱、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形成主流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要阵地。通过有效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党员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并落实
4、在实际行动中。近年来,我们在学生党员中深入开展“永远跟党走,永葆先进性”的主题教育论坛;开展以“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弘扬长征精神,立志成才报国”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开展“七一”升国旗和重温入党誓词主题教育活动等。只有这样教学,才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学生一定想听、想学,并学有所获。5 2.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
5、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社会实践是学生党员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学生党员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生党员所拥有的知识,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才能得到验证和体现。当今一些社会思潮之所以能在青年学生中产生共鸣并形成误导,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不多,对社会思潮中一些观点的认识和理解常常脱离社会现实。因此,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把说服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让广大学生在奉献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接受新知。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威力,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在课程内容方面,我们要坚持马
6、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方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学生党员。我们要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凝聚人心,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鼓舞人心,使广大学生党员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以天下为己任,自觉地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把个人奋斗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统一起来。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要靠制度、机制来保障。5 强化机制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中。学生党员是经过高校党组织精心细致地考
7、察之后,从广大学生中挑选出来的优秀分子。但是,他们毕竟还是学生,人生阅历和抵御各种落后思想的经验欠缺。在当今这个开放的时代,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有可能受到外界影响,从而削弱党性、动摇信仰。应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完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和完全可以考核的轨道。其次,要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就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激励教育主体与客体,达到调动主客体双方积极性的目的[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机制主要是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突出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表彰,鼓励他们继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