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ID:23466061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8

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_第1页
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_第2页
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_第3页
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_第4页
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翟清1张文2夏礼斌1陈月平11.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内分泌科,安徽芜湖241001;2.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临床药学部,安徽芜湖241001[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依帕司他与胰激肽原酶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于该院就诊时DPN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胰激肽原酶;治疗组口服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疗程均为4周。采用总症状评分(TSS)将两组各项

2、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用药前后TSS评分均改善[(5.58±2.83)vs(2.35±1.88)分,(5.60±2.19)vs(4.06±2.10)分,P<0.01]。两组治疗后T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5±1.88)vs(4.06±2.10),P<0.01]。结论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要优于胰激肽原酶单药治疗。.jyqkg/次,3次/d)联合胰激肽原酶(120U/次,3次/d)。疗程为四周。研究对象均进行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并配合相应的饮食控制和适当

3、的运动,是空腹血糖低于7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肝肾功能检测正常。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使用该院设计的针对患者4个神经症状(肢体麻木、感觉减退、烧灼感、疼痛)的严重程度(无、轻度、中度、重度)和发生频率(偶发、频发、持续存在)进行评分的“神经病变主觉症状评分”问卷,对其进行总症状评分(TSS),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评分(表1)。考虑到肌电图检查的有创性和非特异性,病人依从性差,该研究未将其作为疗效判定标准。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对

4、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和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2结果2.1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病程、身高、体重、BMI等方面与治疗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2.2TSS评分在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的比较治疗前P>0.05,所以T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P<0.01,TSS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表3)。3讨论在糖尿病众多并发症之中DPN是其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与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相比,发病率高

5、,症状出现早,其危险因素与患者年龄、病程、血糖控制水平等因素有关。DPN拥有复杂的发病机制,在糖代谢紊乱的基础上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是目前公认的原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多元醇代谢途径紊乱、微血管病变、氧化应激、糖基化终产物沉积等,其病理特征主要是轴突萎缩和脱髓鞘改变[3]。目前被普遍认为是DPN发病的最主要原因是多元醇旁路的激活,醛糖还原酶把过多的葡萄糖催化为山梨醇和果糖,使其沉积在周围神经过多,从而使周围神经发生水肿、脱髓鞘和坏死,进而引起DPN的发生。依帕司他是一种羧酸衍生组织物,是目前唯一上

6、市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非竞争性抑制剂醛糖还原酶。依帕司他可以有效地在高糖环境下抑制存在于山梨醇代谢中的醛糖还原酶,阻断多元醇通路,减少细胞内山梨醇合成。近期研究发现[4],依帕司他还可抑制高糖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黏附及内皮黏附因子的表达,其主要是通过抑制蛋白激酸信号通路,增加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生成实现的。胰激肽原酶是一种可以提高组织缓激肽水平,舒张营养神经的微小血管的丝氨酸蛋白酶;激活纤溶酶,降低血粘度;还能够通过抑制磷脂酶A2,达到防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改善局部组织血供,改善周围神经血流低灌注的

7、目的。同时,在单独应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时发现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周围神经的功能,促进胰激肽原酶对自身DPN的治疗[5]。研究显示,强化降糖治疗与常规治疗相比,未降低DPN发生风险。因而,临床上对于DPN的治疗思路除了严格降糖外,针对其发病机制,多是从抗氧化、营养神经、及改善微循环换方面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比如采用联合静脉滴注α-硫辛酸,甲钴铵,前列地尔或者肌注胰激肽原酶的方案[6-7]。但上述方案需住院治疗,疗程长、花费大,难以在DPN人群中推广。而该研究以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口服给药对比

8、胰激肽原酶单药口服治疗DPN,两组治疗后T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5±1.88)vs(4.06±2.10),P<0.01],提示二者联用确有作用叠加效果,这与李志杰[8]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抑制醛糖还原酶,纠正代谢异常及扩张微小血管、抗凝、改善微循环,协同干预了DPN的病理基础,因而取得较好效果,其分子生物学及药效学的互补研究值得进一步探索。该方案由于其给药途径简单,患者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但该研究不足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