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优化

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优化

ID:23457637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8

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优化_第1页
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优化_第2页
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优化_第3页
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优化_第4页
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优化导读: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优化是一篇属于产业和比重的论文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免费分享给每一位正在论文写作的学生们阅读参考。(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37)摘要:新型工业化道路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由原先的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转变,由外源式发展向内源式发展转变,由环境污染型,资源消耗型向环境保护型,资源节约型转变,这也正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词:

2、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志码:A:10022589(2011)31006902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一)工业化的内涵工业化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定义认为工业化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格奇认为工业化是一个过程,其基本特征:首先,一般来说,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或第二产业占比例提高了其次,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这两种比例增加的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产业和比重论文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收

3、入也增加了.①广义的定义,张培刚其哈佛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中将工业化定义为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1].张培刚博士对其工业化的定义既包括了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也包括了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其20世纪30年代指出,我们要做的工业化,要建设工业化的城市,而且也要建设工业化的农村[2],时他将工业化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生产技术的突出变化,具体表现为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二是个层次经济结构的变化,本篇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

4、构优化论文范文综合参考评定下度:优秀题目包括农业产值和业比重的相对下降或工业产值和业比重的上升三是生产组织的变化四是经济制度和文化的相应变化.工业化这词最早是从西方国家引进过来的,其英文表达是industrialize或industrializion,原意指产业化的意思,不仅仅是指工业,工业只是产业中的一种.其本质是专业化或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工业化不仅是工业的产业化,而且是农业、商业和服务业个行业的产业化.(三)新型工业化的含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5、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既然作为一种工业化方式,必然要遵循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全球化加速推进的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全球资源越来越稀缺的环境压力下,统筹国内城乡发展,打破城乡分割,形成区域平衡发展,公平竞争的城乡新体制.二、工业化理论的简要回顾(一)古典经济学时期的工业化理论威廉配第从比较利益的角度分析了工业化的动与规律,他认为工商业部门比农业部门有更高的比较利益,而农业部门的生产要素如何撰写

6、产业专业院校论文预览次数:2793评说人数:2709会向工商业部门转移,从而推进工业化,配第的这一观点也被称为配第定律.《国富论》的,西方经济学父亚当·斯密主要是从专业分工的角度来阐述工业化进程,斯密认为工商业部门的专业分工程度比农业部门高,从而使农业部门的生产要素流向工商业部门,推进工业化,促进经济发展.李嘉图从边际生产率差异的角度论证了工业化的规律.他的观点是农业部门受土地供给等生产要素的制约出现边际生产率递减的现象,而工商业部门则具有较高的边际生产率增长空间,而农业部门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具

7、有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内动力.李斯特从人地矛盾的角度论述了工业化过程,他的观点主要基于马萨斯的人口增长理论和李嘉图的土地边际生产率递减理论上的,土地等这些生产要素呈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增加,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口对有限的土地形成一定的压力,发展非农产业,推进工业化是缓解人地矛盾的出路.(二)新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时期的工业化理论库茨涅茨《现代经济增长》一书中对劳动力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经验实证研究,根据经验统计分析得出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其结论是:除日本

8、和苏联外,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比重由50%降至20%,其幅度与这一部门占总产量的比重大致相等或成比例.钱纳里和塞昆等人《发展的格局:19501970》一书中,提出了多国模型.该模型表明,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农业中占份额快速下降,而工业和服务业中占比重明显上升.这是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共趋势.钱纳里《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1986)一书中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张培刚其哈佛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中将生产技术和企业家创新管理能作为工业化的发动素,将资源和人口作为工业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