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高职生自我同一性的比较研究

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高职生自我同一性的比较研究

ID:23452713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7

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高职生自我同一性的比较研究_第1页
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高职生自我同一性的比较研究_第2页
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高职生自我同一性的比较研究_第3页
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高职生自我同一性的比较研究_第4页
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高职生自我同一性的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高职生自我同一性的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高职生自我同一性的比较研究文/金志芳陈炜【摘要】本研究对一所高职院校102名单亲家庭学生与102名非单亲家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及其各个维度进行了测量,并作比较研究。从总体上看,高职生单亲家庭学生自我同一性与非单亲家庭学生自我同一性存在显著差异。从内部维度看,单亲家庭学生在个人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和总分上,量表分低于非单亲家庭,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道德伦理自我因子、身体自我因子、自我满意因子、行为因子上二者没有显著差异。..关键词自我同一性;单亲家庭高职生一、研究

2、背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和变迁,个人生活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追求多元和自由的生活方式,包括离婚、分居、未婚生育、丧偶等形成的单亲家庭也渐渐地被社会所关注,而越来越多的孩子则在这样的单亲家庭中生活。据2009年的统计,2009年全国办理结婚登记1212.2万对,比上年增加113.9万对,增长10.4%;办理离婚手续的有246.8万对,比上年增加19.9万对,增长8.8%。从近五年情况看,离婚人数逐年上升,平均增幅为7.65%。而离婚年龄段中30岁至40岁者占离婚者总数的85%,此年龄段的

3、夫妻离婚,其子女一般是未成年人并且父母离婚后,绝大多数孩子是和母亲住在一起的。从时间上看,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单亲家庭孩子,已经有不少进入了大学校园。据方淑琼的调查,在某大学的新生中,1996年来自单亲家庭的占1.3%,2000年占4.2%。自我同一性的概念最先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E.H.Erikson)提出,根据同一性的渐成,埃里克森将个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婴儿期、儿童早期、学前期、学龄期、青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老年期(直至死亡)八个阶段,青年期发展任务就是培养自我同一性,我国大学生处在青年期并逐渐步入

4、成年早期,不仅身心会发生急剧的变化,自我意识也将由分化、矛盾冲突逐渐走向统一,可以说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格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而由于单亲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完善问题,不仅难以保证这部分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平稳度过人生的关键阶段,也会给学校、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可见,单亲家庭大学生的逐年增加及其人格完善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必须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高职大学生单亲家庭学生自我同一性及各维度与非单亲家庭学生自我同一性及各维度进行比较,并为学校教育及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提供参考依据。二

5、、研究方法与过程本研究被试选取一所高职院校102名单亲家庭学生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样高职阶段的102名非单亲家庭学生作为对比组,因高职学生在校时间只有3年,实验组与对比组年龄无显著差异。本研究采用个别访谈法与问卷法结合进行。主要测量工具为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问卷。对部分学生进行的个别访谈所获得的资料只用于分析讨论时参考。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Self-Concept?Scale,TSCS)由美国心理学家费茨(W.H.Fitts)于1965年编制,1988年进行了修订。该量表基于自我概念的多维观点而编制,共

6、有8个维度,身体自我:即受试者对其身体健康状态、外貌、技能和性方面的感觉;道德伦理自我:即受试者对其道德价值、宗教信仰、好坏人等的看法;个人自我:对自己个人价值及能力的评价;家庭自我:对自己作为家庭成员一分子的价值及胜任感的看法;社会自我:自己在与他人关系中的价值及胜任感;自我认同:反应受试者对自我现状的描述;自我满意:对自我现状的满意程度;行为:受试者在接纳自我或拒绝自我后,实际所采取的应对行动,或表现在外的行为。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是应用广泛的人格量表之一。中国台湾心理学家林邦杰20世纪70年代末曾出版了该量

7、表的中文修订本。测试时将实验组与对比组集中到一个大教室中,由调查者现场发放问卷、现场指导语与问卷回收,填写问卷时实验组与对比组学生并不知道本研究的目的,仅通知双方到现场做题。三、研究结果单亲与非单亲家庭高职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比较:单亲与非单亲家庭高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量表中,在个人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和总分上,量表分低于非单亲家庭,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道德伦理自我因子、身体自我因子、自我满意因子、行为因子上二者没有显著差异。四、分析与讨论高职生单亲家庭学生与非单亲家庭学生相比,在自我

8、同一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道德伦理自我、个人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显著低于非单亲家庭。从总体上看,单亲家庭学生自我同一性差于非单亲家庭学生,表明单亲家庭学生人格的部分层面已发生了变化。单亲家庭会影响到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这与许多研究结果一致。单亲家庭学生在个人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上得分低,这可能与他们在家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