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重审的意义-第1

论历史重审的意义-第1

ID:23432412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论历史重审的意义-第1_第1页
论历史重审的意义-第1_第2页
论历史重审的意义-第1_第3页
论历史重审的意义-第1_第4页
论历史重审的意义-第1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历史重审的意义-第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历史重审的意义

2、第1 ——一种历史观向度的思考[摘要]:历史与实践是人类存在着和存在方式的同位语,两者互为对象性而存在着并在这种互为对象性存在着的相互作用中互相创造。历史重审是发生在历史活动过程之中体现着创造历史的主观能动作用的人的感性活动。它既体现着人们以当代实践为基点从事历史活动的历史态度,又是人们在理解历史活动的同时经受着历史活动本身检验的过程中获得的历史评判的主观尺度。[关键词]:历史重审;实践;历史;历史观中图分类号:K01文献标识码:A:1001-9774(2004)01-0023-06历史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并影响

3、和制约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实践活动本身。由于在实践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作为历史的人类实践活动总是在不断地呈现着自己的丰富性、多面性和深刻性,这便使得人类实践活动存在着在不同的层面上展开的可能性,人类实践活动的能动作用也便得以穿梭于历史的多重维度。与此同时,实践活动赋予自身这种特殊的禀性又必然地导致人们对历史产生出一种扑朔迷离的印象,使得历史外观与历史本质、历史认识与历史本体等一系列问题显得难以捉摸。于是,历史重审必然地成为人类历史活动的一个不可逾越的环节。自觉地把历史重审纳入历史活动已成为当代人们进行以转型、转折为特征的历史创造活动的一个

4、极为重要的特征。一、历史重审起源于人类历史意识的觉醒,在“哲学的明灯”照耀下穿越“幽暗的历史档案库”走向发现“历史学大陆”的旅程历史最初还被比较接近其真意地理解为“保存人类的功业”[1](P1)。只是贯穿于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的《历史》这部宏篇巨著之中的天启神意,被“任命”为审查人类历史活动的唯一“法官”,使得“任何人都不能逃脱他的宿命”。[1](P47)于是,在这种原始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意识的支配下,人类便在拱手将自己的命运交付给一种神秘的天启神意任意摆布的情形之下开始了自己的历史。中国史学奠基人司马迁则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

5、一家之言”[2](P500)支配自己的历史思想,其中已经比较鲜明地显现出一种历史重审的态度。长久以来,历史与生俱来的那种高深莫测的诡谲便勾起了哲学家们经久不衰的兴趣。经过哲学的严格审查和考验,历史终于在历史哲学的注视中步入庄严肃穆的哲学殿堂。中世纪的奥古斯丁曲折地秉承希罗多德“天启神意”的历史传统。不过,他是在人心中设置了一个“光明的孩子”和“黑暗的孩子”作斗争的历史舞台,历史重审只是昙花一现,便外在于历史过程地在他那里一劳永逸地终结于上帝让“光明的孩子”得胜上天堂,而“黑暗的孩子”失败下地狱的“末日审判”之中。[3](P16)洛克

6、、休谟、康德等人虽然对“历史”曾作过许多有益的工作,然而,试图站在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把握“历史”是他们从事历史认识的一个共同特征。[4](P63)由于游离于历史而苦心孤诣地专注于有关历史认识的性质与能力的抽象论证,结果,“历史”在他们那里不幸地沦为“历史活动”之外的“流浪汉”,而历史重审的思想只是以某种神秘的主观形式极其曲折而晦涩地隐含在他们的历史态度之中。还有一些哲学家则给历史涂抹上一层道德人格的神圣灵光,历史被看作圣人君子主观意志的体现。孟子把历史归结为“天命”“人性”的杰作,由世道的“治”与“乱”表现着的历史不过是“圣人”与“

7、暴君”轮番演绎的闹剧;[5](P105)荀子则把建立理想社会永恒不变的“合理制度”的幻想寄托于所谓“君子之道”的最高法则,并以这种“道”作为评说古今的标准;[5](P151)韩愈直截了当地宣布“圣人创制立法”的历史观,认为“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5](P290)董仲舒更是把这种“圣人之道”推向了“天道无二”、“天不变,道亦不变”。[5](P207)在他们那里,人的命运与历史重审被悬置于“圣人之道”的主观臆构之中。另一些哲学家试图以“介入”的方式把握“历史”的做法则某种程度地显现了历史重审的意义。如柯林武德认为历史有一个“由

8、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的方面”,“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6](P302-303)因此历史重审是一种“思想活动”。商鞅既反对复古守旧而主张“不法古”,又反对拘于现状而主张“不修今”,体现了一种主动介入历史、积极变法图强的历史观;[5](P153)韩非继承了商鞅的思想,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鲜明地表达了一种积极的历史观。[5](P154)卡西尔是一位站在“当代”的门坎上为我们理解历史重审提供了重要启迪的哲学家,他认为历史学家应当唤醒那些沉睡在过去年代的陈迹或事件,使之向“当代”“自述”。[7](P224)这又表明“历史”在他的视

9、野中只是一个静态的“过去”。尼采为我们理解历史重审所给予的启示就是告诫“我们只有站在现在的顶峰才能解释过去”,但他即刻便腾空而起地摔掉了“历史”的包袱,企图去实现一个“建立新的业绩的强有力冲动”。[7](P226)王夫之、顾炎武、黄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