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霉素的生物合成与埃博霉素d内酰胺衍生物的半合成研究

埃博霉素的生物合成与埃博霉素d内酰胺衍生物的半合成研究

ID:23418125

大小:13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7

埃博霉素的生物合成与埃博霉素d内酰胺衍生物的半合成研究_第1页
埃博霉素的生物合成与埃博霉素d内酰胺衍生物的半合成研究_第2页
埃博霉素的生物合成与埃博霉素d内酰胺衍生物的半合成研究_第3页
埃博霉素的生物合成与埃博霉素d内酰胺衍生物的半合成研究_第4页
埃博霉素的生物合成与埃博霉素d内酰胺衍生物的半合成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埃博霉素的生物合成与埃博霉素d内酰胺衍生物的半合成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埃博霉素的生物合成与埃博霉素D内酰胺衍生物的半合成研究阎家麒(湖北荆工药业有限公司,湖北京山431800)摘要粘细菌纤维堆囊菌ATCC15384在发酵培养中使用P450埃博霉素环氧酶的一种抑制剂,该抑制剂特异性抑制epoK基因产物的生成。重组纤维堆囊菌的epoK基因因随机诱变而失活,由于埃博霉素聚酮合酶(PKS)基因编码的改变,生产菌株只产生埃博霉素D和C,而不产生埃博霉素A和B。快速色谱纯化得到埃博霉素D,以其为起始材料采用区域性-立体选择性钯催化大环内酯氮化反应半合成埃博霉素D内酰胺衍生物。关键词埃博霉素D内酰胺衍生物;埃博霉素D;粘细菌纤维堆

2、囊菌;生物合成;埃博霉素基因簇;聚酮合酶埃博霉素(epothilones)是16元大环内酯化合物。它们首先被G..Hofle及其同事从粘细菌纤维堆囊菌(Sorangiumcellulosum,Myxococcales)中分离提取出来[1],主要成分为埃博霉素A和B,结构式如图1所示。它们在该菌中以2:1的比例产生,被认为是一类新型天然存在的微管解聚抑制剂。尽管在结构上和紫杉醇并不相同,但它们在作为微管聚合和微管稳定剂方面有相似的作用机理。与紫杉醇相比,埃博霉素不但具有水溶性好,注射、口服均可的特点,而且在P-糖蛋白表达型的多药耐药性(MDR)细胞中

3、也维持很大的细胞毒性,埃博霉素被公认为本世纪将取代紫杉醇的最有效的抗癌药物。Fig1StructuresofepothilonesA,BandTaxol作者简介:阎家麒,1939年生,男,辽宁营口市人,教授,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主要研究领域:生物制药和复杂结构天然药物有机合成。联系电话:13469789911,E-mail:yanjiq99@126.com9由于埃博霉素全合成步骤繁琐且产率甚低,凸显生物合成的可实施性。埃博霉素的生物合成屡见报道[2-5],但产率低微尚无工业化应用价值。目前,已有5种埃博霉素类似物进入II和III期临床试验,它们是埃

4、博霉素B、埃博霉素D、Ixempa(ixabelilone)、ZK-EPO和BMS-310706。埃博霉素D内酰胺衍生物(Aza-epothiloneD)是一种埃博霉素重要的衍生物,实验证明它具有较强的抑制微管解聚功能[6],是一种候选抗癌药物。埃博霉素D内酰胺衍生物结构式如图2:Fig2StructureofAza-epothiloneD作者以粘细菌纤维堆囊菌(Sorangiumcellulosum)ATCC15384为出发菌株,使用一种化学合成的抑制剂,使得epoK基因(P450环氧酶)发生突变,得到一个含有失活epoK基因的纤维堆囊菌突变菌株

5、,在埃博霉素生物合成的后修饰过程中,抑制C12-C13环氧化反应,使得埃博霉素C和D向埃博霉素A和B的转化受到遏制,因而只产生埃博霉素C和D而不产生埃博霉素A和B。然后,以色谱纯化后的埃博霉素D作为起始原料,经区域性-立体选择性三苯基膦钯催化大环内酯氮化反应,促使埃博霉素D开环,得到一种氮酸,再经三甲基膦处理,生成亚氨基正膦,经水解成为氨基酸。最后用HOBt-EDCl促进氨基酸环化反应,得到标的的埃博霉素D内酰胺衍生物。1材料与方法1.1菌种和EpoK抑制剂出发菌株为粘细菌菌株中的纤维堆囊菌(Sorangiumcellulosum)ATCC1538

6、4,从美国菌种保藏中心得到。epoK抑制剂为1-(2-甲基-4-噻唑基)-2-甲基己基-1-烯-5-炔-3-乙酸酯,依据文献[8]方法合成。91.2培养基与菌株突变出发菌株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固体培养基成分为:大豆蛋白胨8g/L,马铃薯淀粉20g/L,酵母提取物10g/L,无水葡萄糖5g/L,CaCl2·H2O1g/L,MgSO4·7H2O1g/L,Fe-EDTA8mg/L,琼脂粉15g/L。30℃培养5d后,接种至液体发酵培养基。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为:大豆蛋白胨10g/L,马铃薯淀粉20g/L,酵母提取物4g/L,无水葡萄糖15g/L,CaCl2

7、·H2O1g/L,MgSO4·7H2O1g/L,Fe-EDTA8mg/L,树脂XAD-1620ml/L。30℃,120r/min,摇床培养4d。加入epoK抑制剂,使终浓度为5.0mmol/L至10.0mmol/L,在30℃下,120r/min,摇床继续培养7d。1.2.1检测培养物中产生的埃博霉素D和埃博霉素C取培养物50ml,用尼龙筛(孔隙150μm)过滤,用少量水冲洗保留在尼龙筛上的树脂,然后与滤膜一起置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异丙醇10ml,密封。以180r/min摇动1h,将埃博霉素洗涤下来,然后离心分离1.5ml溶液,将约0.8ml上清

8、液用移液管转移到HPLC试管中。依据样品的HPLC分析结果确定埃博霉素C和D。在上述相应菌落的部分平皿上用塑料杯将1cm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