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414915
大小:62.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利用pnf骨盆前伸和后缩模式改善脑卒中坐站转移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利用PNF骨盆前伸和后缩模式改善脑卒中坐站转移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利用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PNF)中的骨盆前伸和后缩模式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坐站转移训练的效果。方法:将60例处于早期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除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之外,还采用PNF骨盆前伸和后缩加强训练。两组患者治疗均持续八周,观察患者在日常行动中有没有自我坐站转移能力,采用Fugl-meyer(FMA)量表和5m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来评定。结果:训练八周后进行效果评定,治疗后
2、,两组患者的5m起立-行走时间较治疗前均缩短,实验组短于对照组;下肢FMA评分两组均明显提高,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利用PNF骨盆前伸和后缩模式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坐站转移能力。关键词:脑卒中坐站转移能力PNF骨盆模式训练脑卒中后肌力和姿势稳定能力不足,无疑会导致患者在试图站起时易于跌倒,缺乏独立坐站转移能力已经被认为是导致日常活动危险性不断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更好地训练坐站转移能力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本研究在常规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以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的骨盆训练模式进行练习,以促进
3、脑卒中患者坐站转移功能的恢复,现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7月〜2016年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入选标准:①途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②患者均系第一'次发病入院;③经头颅CT或MRI明确诊断为脑卒中;④无严重心脏病和高血压;⑤排除有其他引起坐-站转移障碍的情况,如既往有脊髓损伤、截肢、严重的下肢关节疾病及有共济失调症状的患者;⑥无听理解障碍性失语,能正确执指令。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病变部位
4、比较无显著差别(表1)。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按脑血管病治疗方案,采用基本相同的药物治疗,在病情稳定48小时后幵始。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由专业的同年资、技术水平相当的治疗师负责治疗工作。均采用如下康复训练方法:①仰卧位下肢股四头肌?N绳肌等参与坐站转移能力的肌肉的肌力强化训练;下肢本体感觉恢复训练;③坐位平衡训练;④辅助-独立站立训练;⑤站立位平衡训练。实验组在进行常规训练的同时,增加骨盆的前伸模式训练和后缩模式训练。具体训练方法为:患者取侧卧位时髋膝屈曲90°,脊柱呈中立位。治疗师站在患者的身后,面部对着对侧肩关节。治疗师双手叠加在
5、一起呈“夹状手”,放在髂嵴上,手指在髂嵴的前方,阻力的方向为向后、向下拉。患者听从治疗师的口令,同时让骨盆向上、向前移动,同侧的躯干缩短,至所有的协同肌都已充分收缩为止。然后治疗师迅速将双手叠加在一起,掌根放在患者坐骨结节上,手指朝着对侧的肩关节,阻力的方向是向前、向上推,使患者听从口令将骨盆向后、向下运动,同侧的躯干伸长,至所有的协同肌都充分收缩后结束[3]。具体训练频率按照“tens”原则,10次一组,一组10个,一天10组,持续8周。1.3评定方法①5m起立-行走计时测试(5mtimedup-and-gotest,5m-TUG
6、T)[4]:即测试受试者从座位站起,向前以最快最稳的步伐在无障碍的平地上行走5m的距离,转身返回原座位g下所需要的时间。②下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FMA)评分,共17项,总分34分[5】。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5m起立-行走时间较治疗前均缩短,实验组短于对照组;下肢FMA评分两组均明显提高,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