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409246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5
《让语言在自由的土壤中不断生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语言在自由的土壤中不断生长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要明确语文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其实就是六个字――学语言,用语言!”确实,语文课堂应该真真实实地落脚于“语言文字”。要学语言用语言首先就要先爱上语言,那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语言呢? 一、选择自由,满足需求 教材是学生健康而茁壮成长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语言土壤。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尝试根据学生的需求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让其更具诱惑力与感召力,让这块土壤更加肥沃,让学生语言的思维更鲜活。 1.课内补充,以段带章。为了让学习内容更加丰厚,在单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补充,进一步丰富
2、文本。但需注意的是,补充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兴趣点相符合。如学习《三打白骨精》时,我给学生三个补充点进行选择:险恶的环境、美貌的白骨精、唐僧的三次责怪。学生对唐僧的三次责怪最感兴趣,其次是环境的险恶。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适时补充原著中的描写,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感受浓浓的古典文化,得到言语的浸润。 2.资源整合,以篇带篇。现行教材基本上以作品主题进行组合,适合整体单元教学。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莫泊桑拜师》《理想的风筝》《明天,我们毕业》,以“老师”为主题构成了一单元。教学时,我利用这一资源,先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文章――5《理想的
3、风筝》,重点感悟这篇文章内容情感、语言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后,再将另外几篇拿出来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学生兴趣盎然。此时,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几篇文章的语言形式,更获得了一种感悟语言的方法。 3.课外拓展,以点带面。自由的学习应是开放的学习,我们要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空间,课本是引领学生走进语言广阔天地的一座桥梁,课堂的结束应该指向孩子走向更广阔的阅读世界。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引导学生去读《水浒传》,学习了《普罗米修斯盗火》,去读《希腊神话》。这样,才能增加教材的“厚度”,学生从中获得更加丰富的语言“营养”,语言才不至于枯竭。 二、思
4、维自由,激发兴趣 学生只有在和蔼可亲的教师面前,在愉悦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才能缩短与教师的距离,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思维活跃并且积极参与。 教学《夹竹桃》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学生提出了疑问,于是发生了这一幕。 生:文章中不仅写了夹竹桃的韧性和作者的幻想,而且也写了夹竹桃色彩的和谐,所以,我认为结尾应该加上一句“这样的色彩”才完整。 师:有道理。我们把“这样的色彩”加进去读一读。(生齐读) 师:说来真怪,我们能发现的问题,这位被誉为学界泰斗、语言大师的季羡林怎么就没发现呢? (生沉默,鸦雀无声) 生1:因为在季羡林的心目中,夹竹
5、桃的韧性和那不断变化的神秘感才是他最赞赏的。5 生2:它的色彩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别的花的色彩可能更艳丽,但是它的韧性和带给人们幻想的奇妙却是别的花都没有的。 生3:文章着重写的是夹竹桃的品质及奇妙,所以结尾紧扣重点。 师:你们说得太棒了。看来季羡林爷爷不是遗漏了它的色彩,而是经过推敲思考后才写了这样一个看似简洁却不简单的结尾。所以,精彩的文学作品,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是作者的心血凝成,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学习。现在,你们觉得“这样的色彩”这五个字是留还是去掉? 生(齐答):去掉! 课后,我细细地回味着,觉得处理得很成功。首先,尊重
6、他们。我的学生在课堂上敢问,敢说,敢思考,这与我一贯主张的“民主自由”的教法分不开。我深深明白,心灵的自由是一切创作的源泉。其次,善于等待。当这个同学提出问题时,我没有立即否定,而是抱着认真倾听的态度去对待,即使那一瞬间我也不知如何回答,但我相信,只要给他们时间用心去思考,用心去体会,总会有发现,对我如此,对他们也是如此。最后,学会肯定。老师的肯定是最重要的。课堂永远不会完完美美,孩子的需求不可能与你的需求合拍合点。对待他们的思想、渴求,我们需要学会倾听他们的声音,学会肯定他们的所思所想,给予激励与肯定,他们才会有畅所欲言的欲望。 三、
7、对话自由,唤醒心灵 卢梭说:“教育的真正自由表现在他所知道的一切,不是由于你的告知,而是由于他自己的理解,你要做的只是去唤醒他的好奇心。”5课堂对话的有效性与学生的主动性、对话的氛围、教师的引导等息息相关。主动性才是首要条件,如果没有精神的自由,没有主体意识的存在,怎么可能形成真正的话语互动? 苏教版语文第七册《但愿人长久》中有一小节:“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师:同学们,读读想想,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可以先自由读,再互相讨论讨论后读。 (
8、生自由朗读,再小组讨论。) 师:现在让我们来听听同学们是怎样读的。并说说你们这样读的理由。 生:(把“圆圆的”“这么圆”“这么亮”读得较重)因为我想突出八月十五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才引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