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408839
大小:10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6
《作文教学让学生“乐”在其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作文教学让学生“乐”在其中 平时,很多学生往往害怕写作,应付写作,视作文为无“乐”之事。越是这样,越写不好,最终导致言语表达弱,思维肤浅,肚中没“货”,写作成效差。学生写作能力要提升,就要在作文教学中找“乐”,引导学生“乐”学,主动地学,有效地学,积极地去品味,去练笔,去修改,在“乐融融”中真正投入到写作中。“乐”教三步: 一、“乐”于品味 有品味作品就有作文的积累,有积累作文就有可能提升,有可能创新。乐于品味作品在作文教学中是不可少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
2、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可见,阅读品味是重要的。要达课标要求,一定得让学生“乐”品不可。否则难谈有效。 1、在朗读中寻找品味之“乐” 经典篇章段落往往美不胜收,有语言美,绘画美,情意美,章法美,气势美等等。如果在教学中加强朗读和诵读,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那学生就“乐”从中来,不可断绝。8 朗读教学《荷塘月色》片断,教师范读,学生学习模仿跟读;再让学生自读,熟
3、读,诵读,最后让学生闭眼在想象中诵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荷叶之美,荷花之美,荷塘的月色之美,进而感受语言叠词的乐感,比喻的妙处,虚实结合的朦胧的意境之美。在陶醉中真正体会朱自清的高雅审美和淡淡的喜悦之情。这样,化苍白讲解为乐趣朗读,在乐中学习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其乐无穷,岂不妙哉! 诸如诗歌篇章,演讲篇章,说理篇章、杂文篇章等,也都可以借朗读营造快乐品读他人之文的浓浓氛围,在充分朗读中感受文章之美,进而让学生受感染,受醺陶,受启发,从而激发创作热情。 2、在精读中寻找品味之“乐” 学生读书往往求功近利,大凡停留在浅偿辄止的泛读层面,烦于精读,厌于精读。作文要提升,
4、乐于精读名篇名段必不可少。作文教学要提升学生审美情趣,要积极引导学生寻找精读之乐,精读之妙。在精读时反复琢磨,细细咀嚼,精心研究。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乐便产生。精读是为写作提供养料的必不可少一环。 精读导学《故都的秋》片断,仔细地深入揣摩和研讨:“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从视觉角度分别写出落蕊之貌,铺地情形以及扫后落蕊之状;“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8,从触觉角度写出静感。这里视觉与触觉相结合极写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交流,只有心与环境交流,
5、字里行间,包含浓浓秋意,包含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落寞之情,细腻独特感受传递着忧郁而优美的情怀。细细咀嚼中品出语言的美感,品出意境之美妙,情感之独特,文本之意与读者之心相融,乐趣油然而生。 教师可以帮助选择,学生也可以自选精读篇章,内容多样,体裁也要多样,由每个字词,每句话,每个段落以及全文的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反复研究,涵咏浸润,感悟熏陶,探察体悟文章的“微言精义”,“妙言巧构”。最终,“融会贯通”,拍案叫绝。如此这般,实在妙不可言。 在朗读和精读中,让学生品味名篇名段,品味写作之法,唤醒创作激情。 二、“乐”于写作 学生“乐”于品味,就是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的过程
6、,为乐写打基础作铺垫,为乐写提供动力。巴金说:“只有写,你才会写。”教师的导学作用在于除了给学生传授必要的写作知识写作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喜欢甚至爱上作文,只有学生乐于作文,勤于作文,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提高。 1.激励学生乐写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8教师要想尽办法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得到激励、唤醒和鼓舞。首先,在题材上尽可能不限制。可以学生自由选取题材,积极地快乐地记录真实生活的体验,倾诉内心深处的情感,张扬个性独特的自我。不管是涉及家庭、校园、社会、人生宇宙以及小小的自我,无论是生活中的重
7、大事情还是心灵深处的细微感触,无论是慷慨激昂还是抑郁悱恻,学生都可以尽情抒写,甚至也可以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现代或当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其次,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笔来,开始创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激励的方法很多,只要能动笔就行;第三,尤其重要,就是对他们的作品要给予积极评价。哪怕他写的文章是如何让你不顺眼,都不能挫伤他们的动笔的激情。 如邱家成同学随笔: “天有些冷了,迷茫地看着窗外的世界,不论什么时候,都那么忙碌。吐出一口热气,看它在冷透了的空气中渐渐消散,才迟钝的发现,快入冬了呢。 冬天,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