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出谷,如霆如电

长风出谷,如霆如电

ID:23403658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6

长风出谷,如霆如电_第1页
长风出谷,如霆如电_第2页
长风出谷,如霆如电_第3页
长风出谷,如霆如电_第4页
长风出谷,如霆如电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风出谷,如霆如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长风出谷,如霆如电  中心论点确定之后,如何展开论述,这是学生最犯难的问题。搜肠刮肚,无理可讲,蹙眉咬笔,难下一言的现象极为普遍。即使勉强成篇,也大部分空洞无物,或直通通地摆论据,或贴标签式地下结论,更有甚者东拉西扯,越出中心论点之轨。究其原因,在于学生认识的模糊,思维的混乱,理论水平的低下,析理方法的缺乏。要改变这种“言不成理”“强词夺理”的现状,我认为,必须在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理论水平的前提下,促使他们的写作思维趋向于“条理化”“清晰化”,让他们学会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适当的分论点。  一、什么是分论点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

2、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观点。论证中心观点,往往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面就是一个分论点。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一般来说一篇议论文要有2~4个分论点;分论点的表述语言要精练、简明,字数控制在15字以内;分论点表述要紧扣论题、中心论点;分论点设置应尽量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也可以重点解决其中一个问题。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文章才有说服力;如果不设置分论点,或者分论点立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到有力的证明。  二、如何围绕中心论点设置分论点5  要学会通过对

3、中心论点的分析,理解中心论点的内涵,确定中心论点所涉及的范围,同时弄清作文的要求。这是能否正确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条件,也是防止偷换论题、转移话题的关键。  要懂得根据中心论点提炼分论点。这是通过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分析由果(中心论点)推因(分论点)的思维过程。  我们曾学过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综合式。它揭示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以及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就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如果能够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再对各个分论点进行有层次的分析论述,那么困扰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分析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提炼分论点

4、的方法有:  1.阐释内涵;  2.分析理由;  3.探寻方法。  如,论题是“理想的阶梯”,中心论点是“奋斗是理想的阶梯”,分论点有三:(1)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2)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3)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论题是“勤有三益”,中心论点是“为人当勤劳”,分论点是:  1.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创造财富)  2.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强身健体)  3.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修身养性)  论证中并列的几个观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内涵的解释与阐发,是对这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其实就是“是什么”的问

5、题。5  又如:论题是“谈意气”,中心论点是“人要有意气”,分论点有三:(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2)人有意气,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3)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这主要是从原因的角度来设立分论点的,通过“为什么”来设问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证明应不应该这样做。  再如,论题是“请带上你的三件法宝”,中心论点是“科学、怀疑、探索实践是我们的法宝”,分论点是:(1)科学是戳破迷信假面具的利剑,这是第一件法宝;(2)怀疑是启动科学大门的密码,这是第二件法宝;(3)探索实践是

6、埋葬迷信的铁锹,这是第三件法宝。  这是从“怎么办”的角度来设立分论点的。  三、分论点的表述原则  设置出的分论点应遵循“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警句化”的表述原则。  “扣得住”是指几个分论点应该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分得开”,是说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排得顺”,是说分论点的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以“读书乐”为题列如下的论述提纲:  1.针对青年人,从“为什么”的角度回答问题:(1)读书可以增加知识;(2)读书可以明辨是非;(3)读书可以增长才干;(4)读书可以陶冶情操。  2

7、.针对曾失去过读书机会的中年人,从“为什么”5的角度回答问题:(1)读书可以增补知识;(2)读书有助于工作;(3)读书有益于教育子女。  3.针对老年人,从“为什么”的角度回答问题:(1)读书可使老有所养;(神)(2)读书可使老有所长;(智)(3)读书可使老有所为。(为)  4.针对不善于读书的人,从“怎么办”的角度回答问题:(1)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2)要注意“博”与“深”的结合;(3)要注意学以致用。  5.针对不爱读书的人,从“是什么”的角度回答问题:(1)读书之乐在于“学而有思”;(2)读书之乐在于“每有会意”;(3)读书

8、之乐在于“学以致用”。  从上面的提纲可以看到,同样是回答“为什么”,因对象不同,回答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所谓“扣得住”,如果严格要求,就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从“排得顺”的方面看,分论点之间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递进关系。  古人云:长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