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402682
大小:12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6
《氨水安全技术说明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1:氨溶液化学品英文名1:化学中文名称2:氨水化学英文名称2:CASNO:1336-21-6 分子式:NH4OH分子量:30.05企业名称:重庆增程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地址:重庆市涪陵区龙桥工业园区邮编: 408121传真: 023-72133218联系电话:023-72132616企业应急电话:023-72132098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毛纺、丝绸、印染等工业用于洗涤羊毛、呢绒、坯布,溶解和调整酸碱度,并作为助染剂等。有机工业用作胺化剂,生产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催化剂,无机工业用于制选各种铁盐。工业上用于大规模集
2、成电路减压或等离子体CVD,以生长二氧化硅膜锅炉给水pH值调节剂,氨用来中和给水中的碳酸,提高pH值,减缓给水中二氧化碳的腐蚀。也是锅炉停炉保护剂,对锅炉内有少量存水不能放出的锅炉也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医药上用稀氨水对呼吸和循环起反射性刺激,医治晕倒和昏厥,并作皮肤刺激药和消毒药。.作洗涤剂、中和剂、生物碱浸出剂。还用于制药工业,纱罩业,晒图等。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碱性腐蚀品。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8.2类碱性腐蚀品。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标签要素:象
3、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该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会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与NaOH直接接触会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7]一接触或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致呼吸系统等靶器官损害;对水生生物有害。干燥时有爆炸性,受受热、冲击、摩擦、着火或其他引燃源有爆炸危险、与可燃物料混合时发生爆炸;防范说明:预防措施:密闭操作,注意通风,远离高热,严禁碰撞。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阅读并了解所有预防措施。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
4、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强氧化剂、强碱、酸类、水、醇类、钠、钾、金属氧化物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事故响应:如发生火灾,根据具体的着火物质选择干粉、二氧化碳、干燥砂土等合适的灭火剂,禁止用水灭火。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清洁棉花或布等吸去液体。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无腐蚀症状者洗胃。忌服油类。就医。被污染的衣物应
5、清洗干净后再使用。安全储存:避免日照。在通风良好处储存。保持容器密闭,上锁保管。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安全储存:保持容器密闭。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严禁与酸类、金属类及金属氧化物混储。废弃处置:用酸液缓慢吸收后排入废水系统。物理化学危险: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有强烈刺激兴气味,水溶液呈碱性,有毒,对人体、眼睛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口服灼伤消化道。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6、,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物质 混合物危险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CASNo.氨水20.0%1336-21-6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有害燃烧产物:氨。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
7、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采用水、雾状水、砂土灭火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