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世界网络视角下的农业科技创新网络特性分析

小世界网络视角下的农业科技创新网络特性分析

ID:23398471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小世界网络视角下的农业科技创新网络特性分析_第1页
小世界网络视角下的农业科技创新网络特性分析_第2页
小世界网络视角下的农业科技创新网络特性分析_第3页
小世界网络视角下的农业科技创新网络特性分析_第4页
小世界网络视角下的农业科技创新网络特性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世界网络视角下的农业科技创新网络特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世界网络视角下的农业科技创新网络特性分析陈友余1,2,刘纯霞1,2(1.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2;2.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工商管理系,湖南长沙410205)摘要:农业科技创新网络是一个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多节点共同参与的开放性复杂系统,除受外界环境影响外,更多地受到农业科技的独有特点、参与主体、网络结构及模式等内在因素的影响。文章应用NilgramS率先用“传信”实验发现,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最远距离是6个人,世界虽大,但人与人的距离却很小,并由此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离”理

2、论。这种“小世界现象”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表示。农业科技创新网络的连通图,用“G”表示。某节点i与该节点连接的其他节点的边数称为该节点的度,用ki表示。在农业科技创新网络中某节点企业的度值越大,表明其与越多的节点存在商流、物流、信息流,其重要程度越高,越有可能是关键节点。关键节点的稳定性对农业科技创新网络至关重要,故应关注较大度值的关键节点,增强农业科技创新网络整体稳定性。平均度〈k〉是指农业科技创新网络中各节点度的简单算术平均值,可反映农业科技创新网络整体的紧密联系程度,即农业科技创新网络密度。即:(1)4.2

3、特征路径长度在农业科技创新网络中,连接任意两节点i和j之间的最短距离,用dij表示。最短距离主要受地理距离、节点之间同质性、文化的相似性、社会与制度临近性等因素的影响。最短距离(dij)的简单平均数,用“L(G)”表示,即农业科技创新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如下:(2)在农业科技创新网络中,各节点之间若特征路径长度较短,则表明节点之间对应较短的物流、商流和信息流通道。此时,即使节点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商流、物流、信息流,也可以通过与其它节点建立起较短的间接联系,从而加快节点之间的信息传导,减少信息传导时滞。4.3集聚系数在农业科技创

4、新网络中,与某一节点存在商流、物流、信息流的两个节点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直接联系,即为农业科技创新网络内部的集聚特性。若某一节点i与其它节点存在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实际边数为ki条,则称该节点的度为ki。该节点与其它节点存在商流、物流、信息流的理论边数的最大值为Mi条,则。某一节点实际边数与最大理论边数的比值大小可以反映该节点与其它节点的紧密程度和集聚情况,用Ci(G)表示,即:(3)Ci(G)越大,该节点对应商流、物流、信息流范围越广,业务伙伴越多,紧密程度越高。农业科技创新网络整体的集聚系数C(G)可用该网络内部所有节点

5、的集聚系数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表示,即:(4)其中,0≤C≤1.C=0,表示所有节点均未与其它节点建立商流、物流、信息流;C=1,表示农业科技创新网络连通图是全局耦合的,即任意两个节点均已建立商流、物流、信息流。以上两种情况的网络连通图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现实中网络连通图一般既不是完全随机的,也不是完全规则的。整体集聚系数C(G)越大,对应的空间联系和社会联系就越紧密。空间联系主要是各节点地理位置上的商流、物流、信息流,社会联系主要是各节点之间由于企业的同质性、文化的相似性、社会与制度临近性所带来的商流、物流、信息流。空间联系

6、是驱动农业科技创新网络形成与演化的主要因素,但其扩散作用正在不断减弱中,故各节点更要关注社会联系,利用社会联系增加业务量,增强协同合作能力。5结论农业科技创新网络是一个开放性的复杂系统,除受外界环境影响外,更多地受制于农业科技的独有特点、参与主体、网络结构及模式等内在因素影响。文章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对农业科技创新网络进行特性分析,揭示其内在演化机理和规律,并得到了以下结论:节点总数越多,表明农业科技创新网络规模越大;某节点企业的度值越大,越有可能是关键节点,关键节点的稳定性对网络整体稳定性至关重要;平均度

7、可反映农业科技创新网络整体的紧密联系程度;较短的特征路径长度,对应较短的物流、商流和信息流通道,可加快信息传导速度,减少信息传导时滞;集聚系数越大,对应的空间联系和社会联系就越紧密,各节点除了要关注空间联系外,更应关注社会联系,要利用社会联系增加业务量,增强协同合作能力。.jyqkanDJ,DavisK,NegashM,eta1.RuralinnovationsystemsandastudyofEthiopiansmallholders[J]。Agricultureandhumanvalues,2011,28(2):195

8、-212.(2)徐振宇。小农-企业家主导的农业组织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李天来。充分发挥高校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J]。中国高校科技,2012(4):11-13.(4)史炎文。农业创新体系及其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5)YongS。Lee。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