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394654
大小:72.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07
《心理学管理情绪分析与疏导应用论文(共3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学管理情绪分析与疏导应用论文(共3篇) 第1篇:中学生“不良情绪”的心理学分析与疏导 中学生“不良情绪”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学生这方面的心理问题是影响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广大教师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行之有效的办法。要对中学生“不良情绪”进行心理学分析与疏导,首先要找对问题和原因。 一、造成中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1.学生自身人格因素造成的。心理学家罗特提出控制点理论,将人分为外控型和内控型两种人格倾向。外控型的人性格活泼、开朗,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自己有了烦心事,会对知心的同学倾诉,烦恼随之排解。这种类型的人不容易产生不
2、良情绪。而内控型的人性格相对孤僻,不善于和别人交往,遇到困难就害怕,这类性格的学生往往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 2.学生自身素质造成的。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由于自我意识发展程度不同,他们认为取得好成绩是因为教师课上得好,很少主动反思自身学习的能动作用;而自己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往往认为是自己运气不好,老师教得不好,知识太难。尽管进入初中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发展,学生能逐步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大部分学生能客观进行自我分析。但人的自身素质不一样,同样一件事情有的人能完成,有的人不能完成,而且会产生自卑心理,出现不良情绪。 (二)客观原因 1.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家庭对
3、一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有不良情绪的学生更多地生活在父母关系比较不融洽的家庭中。家长们经常吵闹,甚至发生互相谩骂、肢体冲突等等,对孩子没有一点关爱。这样家庭的孩子容易胆小怕事、学习上容易自卑,对待他人会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孩子内心对父母、他人的爱、对世界的美好感受会慢慢被损害。因此这类孩子会厌恶学习、不喜欢父母,同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失去自信心。这些消极的不良情绪,往往都会导致中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涣散,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2.教师的态度和评价。(1)忽略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由于每个学生自身的素质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特别在智力学习方面,有的学生语言表
4、达能力是弱项,平时不善交际,寡言少语,而在绘画方面却颇有天赋;有的学生在数学方面不擅长,逻辑思维差,数学学习效果差,在写作方面却有独到之处;有的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较差,但他会在体育方面超出常人。对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应该客观公正地分析原因,对有不良情绪的学生不应有偏见,而应该相信他们是社会的有用之才。(2)不能客观地做出评价。教师如果对不良情绪学生缺乏公正的评价,那么大多数不良情绪学生对教师往往会有反感,甚至是仇视。据调查,不良情绪学生很少对教师讲知心话,而优秀生大多喜欢对教师讲知心话。不良情绪学生最初的一两次学习失败,致使教师不公正的评价或态度不良,会导致学生形成低自我效能
5、感。 二、探求不良情绪学生的成长路径 (一)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性转变 要想使不良情绪的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变成主动探究学习,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要使学生感受到只有努力学习,自己才会取得进步,慢慢地自己的成绩会得到同学们的肯定和赞许。让不良情绪的学生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将来生活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两方面问题:第一,形式多样化的训练方法,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与人交往、为人处世等方面进行强化应用。第二,强化心理认知因素的作用,经常在课堂上用语言对学生表扬和赞许,在作业本上,加上“你今天进步了!成绩提高了”等激励性的评语,让学生时刻感
6、受到教师的关爱。 (二)创设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 良好和谐的家庭教育,孩子无时无刻都会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这样家庭里的孩子往往都能健康成长。当孩子做了一些让父母不能满意的事情,家长和孩子应该“就事论事”,要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做得怎么样,哪儿是对的,哪儿是不对的。这样,孩子才能不断改正缺点,逐步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三)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要想使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必须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教师要善于发挥不良情绪学生蕴藏的优势,发现优点要及时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长处,崭露才能,从而打消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在教学中对不良情绪学生
7、可“放小步子”,降低其难度,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不能过多、过难和过高,要切合他们的心理、生理特点,知识状况和智力水平等等,对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应该及时而恰当地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能够通过艰苦的努力去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对待不良情绪的学生我们教师应当倾注更多的关爱,要能和孩子有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对话,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取得他们的信任,才能对他们起到真正的引领作用。 :李艾香 第2篇:积极心理学下的情绪探究 一、积极情绪的含义 情绪(emotion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