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382087
大小:6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07
《认知语言学教学启示发展研究论文(共6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认知语言学教学启示发展研究论文(共6篇) 第1篇: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新时期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一、引言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进行有效听说读写译的先决条件。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所有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要达到的一般要求词汇是4795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家对具有各种专业背景人才的英语能力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因而即将颁布的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也必将对大学生要达到的一般要求词汇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在教英语词汇时,仍然按照词典或者课本里的释义对单词的音,形,义做逐
2、一解释,然后要求学生们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去强化记忆。这种机械的教学方法通常不仅使得课堂气氛陷入僵局,而且由于脱离了词汇学习的具体语境,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学生常常半途而废或是背过大量单词却不能进行简单口语会话,不能写出用词恰当的作文,学生英语水平很难提高。Davers.Clark有一双优雅的手,更在于指她有一颗善良美丽的心灵。再次,教师通过分析课文中的隐喻现象向学生传授隐喻知识之外,也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运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就可以增进学生对英语词语,句子以及篇章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语言表达,培养学生隐喻思维和思辨能力。
3、 (三)利用象似性理论加强词汇理据学习 20世纪初,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deSaussure)提出语言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任意性的符号系统,即语言符号和它们所指代的物质世界对象间不存在任何的理据性,两者之间是一种纯粹的任意性关系,并由此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语言学家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语言形式上,忽视语言结构的意义和功能。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在功能语言学家以及认知语言学家的努力下,人们发现语言在各个层级方面的特征与外部客观世界的特征,人类的概念结构以及经验方式等存在很多必然的联系,这些联系具有理据性。此后,皮尔士提出的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理论才开始备受
4、关注。皮尔士认为语言符号和它们所描述的对象之间存在一种象似关系。但是,语言中的象似性并非语言符号对客观物质世界镜像般的映照。这种象似性也表现出语言符号对人类自身内心感知到的世界的模仿,这个世界不再是纯粹的物质世界,它是已经被人类意识化的世界。 象似性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对英语里的一些表音文字的理据性分析,主要有语音听觉象似,语音发音象似,语音联想象似等这几类表音文字。语音或者声音听觉象似性最典型的代表是象声词。例如,英语中的“cuckoo”和“miaoe”(火光)、“flare”(闪耀)、“flicker”(闪烁)、“flim
5、mer”(閃光)都有发光这样一个共同意义;而以“-ash”结尾的单词中,如,“bash”(猛击)、“brash”(攻击)、“clash”(冲突)、“crash”(撞碎)、“dash”(猛撞)等等都含有激烈,暴力和速度的意义元素。此外,词汇在形态上还存在结构象似,在语义上也存在隐喻象似。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发掘,总结这些语言符号象似现象。通过归纳语言象似性特点来教英语词汇不仅会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词汇学习变得有趣,而且也能够通过类比与对比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构词汇网络,从而扩大词汇量。 四、结语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无论是在教学环境,
6、课堂模式还是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然而,不管对大学英语课堂模式和教学内容做如何调整,词汇教学将仍是大学英语的重要内容。因此,把认知语言学理论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实践中,能够更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思维认知方式来参与学习,从而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性的探索学习,从而学生的词汇学习效果也会更加有效。 :钟健星 第2篇:认知语言学视阈下“情”字的多重隐喻研究 一、引言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思维从本质而言是隐喻的(LakoffJohnson,1980:3)。隐喻是概念系统中的一种跨域映射现象(Lakoff
7、,1993:203);始源域的结构、关系特征和知识被投射到目标域上(LakoffTurner,1989:63-64)。“情”字因其复杂多变的含义,成为古今文人墨客佳作里的高频字眼,但“情”无色无味,无形无像。因此对“情”的表达往往需要运用隐喻的手法,将事物特征投射到“情”这一难以捉摸的抽象概念上,使其更加具体化、明晰化。 现今有关情感隐喻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对特定情感隐喻的研究(K?vecses,1986;高秀平,2010);第二,对特定情感隐喻的跨语言横向对比研究(AksanKanter,2008);第三,对特定情感隐喻的历时纵向对比研究
8、(DingNoel,2014)。然而,不同情感隐喻之间的对比研究相对少见,同一字词所指代的多种情感的隐喻对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