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一代》论文开题报告

《迷惘的一代》论文开题报告

ID:23376821

大小:4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6

《迷惘的一代》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迷惘的一代》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迷惘的一代》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迷惘的一代》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迷惘的一代》论文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迷惘的一代》论文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所在院系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所在班级指导教师学生学号专业方向英语开题时间2013-3-4导师职称讲师论文题目TheEmbodimentof“theLostGeneration”inAmericanLiterature----------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

2、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文献综述:“迷惘的一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20年代初,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斯泰因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迷惘的一代”从此成为这批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所谓“迷惘”,是指他们共有的彷徨和失望情绪。“迷惘的一代”尽管是一个短暂的潮流,但它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确定了的。“迷惘的一代”的作家主要包括:海明威、福克纳、菲茨杰拉德以及斯坦贝克等。而中外学者也

3、对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2010年李晓娜在《黑龙江科技信息》上发表的“简析美国‘迷惘的一代’形成的历史原因——对美国精神的执着和战后的美国梦的破灭”分析了美国“迷惘的一代”形成的历史原因。“迷惘的一代”的形成与战争和战后的精神危机直接相关,他们感到了时代的悲剧感,表达出了对未来的迷惘感,在作品中体现了反战和“美国梦”的破灭两大主题。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当时在广大青年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1996年崔万胜,张蓊荟在

4、许昌师专学报上发表了“繁荣、战争、迷惘、逃避——《太阳照常升起》论析”,他们从繁荣、战争、迷惘、逃避这四个角度解析了《太阳照常升起》。而2003年顾玲则在“他们何以成了飘零的灵魂———《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迷惘的一代’透视”中具体的描述了《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迷惘一代人”的“厌战、悲观消极、逃避现实”的特点。无独有偶,2005年彭雅英也在《长春大学学报》上发表的“海明威及其作品的悲剧主题”中进一步分析了其作品中无不流露出人在自然界、在命运前面始终是无能为力的悲观思想。另外,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不论在思想还

5、是文学艺术方面都是他最优秀的作品。小说描写了美国西部一个来自社会下层的青年盖茨比,梦想通过个人奋斗获得真正的幸福和爱情,但最终却被自己所爱的富家小姐抛弃的悲剧故事。国外研究作品大都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美国梦”主题、悲剧风格、象征意义等有关。如1990年LehanRichard在TheGreatGatsbyTheLimitsofWonder中通过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追求“美国梦”幻灭的原因,从而揭示“盖茨比的梦幻也就是一个时代的梦幻”。中国作家曾爱琼亦在“《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幻灭的写照”中通

6、过盖茨比的悲剧来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黑暗和空虚的现实。除了分析“美国梦”的破灭原因外,2012年陈芳则在“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悲剧结局”中分析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产生的时代背景,盖茨比“美国梦”包含的局限性、虚伪性,以及盖茨比最终结局的必然性。同为“迷惘的一代”的巨作—《愤怒的葡萄》则是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斯坦贝克的代表作。它是----------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

7、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以经济危机时期中部各州农民破产、逃荒和斗争为背景,写的是贫苦农民从风沙迷漫的俄克拉何马州平原流落到富庶的加利福尼亚州谷地的悲惨故事。综观国内外对斯坦贝克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代表作《愤怒的葡萄》象征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的研究上。2009年姜珊在“美国梦的幻灭与现实——评《愤怒的葡萄》”中对这部作品的主题“美国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斯坦贝克通过《愤怒的葡萄》既表达了美国梦物质上的幻灭,又充分肯定了美国梦在精神上的实现。而2010年杨大亮则在“试论斯坦贝克的现实主义说《愤怒

8、的葡萄》”主要分析了文中所体现的现实主义以及悲观思想。开题报告(正文)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选题背景二十世纪的美国年轻人曾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目睹人类空前的大屠杀,经历种种苦难,深受“民主”、“光荣”、“牺牲”口号的欺骗,对社会、人生大感失望,从而通过创作小说描述战争对他们的残害,表现出一种迷惘、彷徨和失望的情绪。而“迷惘”并不是历史中的特例,其实每个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