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374883
大小:5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7
《每逢佳节倍思亲(二)教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每逢佳节倍思亲(二)教案[每逢佳节倍思亲(二)教案]每逢佳节倍思亲(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每逢佳节倍思亲(二)教案。2.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处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尊重学生个性感悟,并通过学生的个性感悟,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多元化,从而达到读文悟情的目的。2.在读文中逐步理解感悟诗句的意思。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复习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课文,下面我得来考考大家,谁来读这些词语?2.出示词语A
2、组:佳节 天各一方 倍思亲 思念 兄弟B组:一年一度 扶老携幼 头插茱萸 登高游玩 兴高采烈指名读3.说重阳你知道重阳节吗?你能用上B组里的词语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重阳节吗?(师:是呀,多热闹呀!)二.精读课文一)逢佳节课文哪个小节讲到了人们过重阳节的热闹场面的?(板:逢佳节)1.指名回答并出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2.自己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3.相机指点:一年一度:一年一次热闹——有老人,有小孩(扶老携幼
3、)兴高采烈:心情非常高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非常高兴的词语?说一说。4.请兴高采烈地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师述:重阳佳节的大街上可真热闹呀,谁还想通超额完成朗读把我们也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再指名读——齐读。5.过渡:别人都在欢度佳节,而此时此刻,王维身处何方?二)离家久1.指名回答,出示: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2.指名读,谈谈体会,教师相机指点:15岁,还是一个孩子,就孤身一人离开家乡了。两年,是多少天?是七百多天,七百多个日日夜夜没能见到亲人,你能体会到他当时的心情
4、吗?(板:离家久)谁再带着这种情感来读一读。3.板演:作者的家乡在华山以东的蒲州,而作者此时却只身一人求学在华山以西的异乡——长安,这一别竟然已度过了两年的时光,真可谓是“独在异乡为异客”——出示诗句。4.谁来读一读这句诗?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些字最能表达作者当时的心情?(独、异)请你用你的朗读来告诉我们你的见解。5.师小结:王维就这样孤单一人身处热闹的长安街头,看着街边如潮的人流,人们扶老携幼,他不能( ),人们兴高采列,他不能( ),人们登高游玩,他没有( ),因此,思念亲人的心情
5、也愈发强烈,不由得吟出了千古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出示,教案《每逢佳节倍思亲(二)教案》(..)。6.指名读一读,齐读。再将两句诗句连起来读一读,看谁读得更动情!7.站在长安的街头,王维不禁思绪万千,他想到了什么?三)忆团圆1.默读自学第三小节,完成填空:站在长安的街头,王维不禁思绪万千,他想起了 ,想起了 ,想起了 ……2/交流,(板:忆团圆)对啊,想到了许多许多,这就叫思绪万千。出示句子: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
6、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3/还有同学想读读这段话吗?4/从你们的神态中老师也感受到了这份喜悦,来,咱们再一起来团聚一回。(生齐读)5/王维和兄弟们登高远眺时心情怎么样?大家欢聚一堂,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可以先和你的同桌商量商量,再指名说。6/强化填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 ,是多么让人高兴啊! ,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四)少一人1.过渡:然而,如今我们却——(引读)出示: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也一定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
7、念着我呢。2.这里的省略号就像一声长长的叹息,从这声长长的叹息中,你们读出了什么?(忧伤,难受……)指名读一读这句话。3.王维的兄弟们果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此时此刻,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4.师:多好的兄弟,多深的情意啊!此时些刻的王维多想和兄弟们在一起,一起头插茱萸,一起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一起欢聚在一起……可是现在,他不能( )不能( ),不能( )——说话练习。5.兄弟们在思念王维,王维也在思念着他的兄弟们,他不禁写道——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学生
8、齐读。(板:“少一人”)6.少了谁?从前兄弟欢聚,如今独少一人,谁再来读?三.诵古诗1、诗人王维漂泊他乡,两年没见到亲人的面,没听到亲人的声音。他只能将无限的思念,凝聚笔端,化作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出示古诗,师配乐诵读。2、让我们也都来做一回大诗人,来体味一下王维的那一股浓郁的思乡之情。齐读,再指名读。四.写书信出示要求: 写完这首诗,王维觉得思乡之情更切,于是再次提笔,决定写一封家书。一来,抒一抒自己的思乡之情;二来,解一解家中父母、兄弟对自己的牵挂。可是,提笔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