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371221
大小:56.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6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由枝生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由枝生叶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由根生干,由干生枝,由枝生叶”。实践证明,这样的拓展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有益的。正所谓:“还教于学,还学于生,把学生写作文的常态隐含在自主阅读中,激发学生自主写作的潜力。”但愿,语文教师能够引领孩子们在这样的常态中走得更远,阅读到更美的风景,其身心也得到多方面的滋养和锻造。关键词:人品;文品;修改;拓展;由枝生叶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纪念叶圣陶先生而写的回忆文章。文章紧紧围绕本单元“修改自己的作文”的单元主题,记叙了叶老为“我”“修改作
2、文”“邀我作客”两件事情。一个闻名天下的大作家,一个青春懵懂的小少年,却成了仿佛成人一般“相谈甚欢”的朋友,让人感动,给人温馨。这一切都源于叶圣陶先生那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使人倍感亲切与温暖。那么,如何执教此课呢?听过不少教师执教此课的公开课,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抓住“关键句”进行“品词赏句”,如“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的确,这几个句子意蕴十足,是训练孩子们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极好的关
3、键词。可是,谁能说,以下几句话就该被人们所遗忘: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关于“人品”,课文中提及很多,想必学生不难理解。但是,说“作品堪称楷模”,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有点陌生。笔者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有些版本中用的是“文品”二字,即“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文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显然,用“文品”更为妥帖。因为“文品”除了指文章本身具备的品质之外,还包括对写作的态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恰恰是描写叶圣陶先生批改作文时连细微的地方也丝毫不马虎,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的态度,这样的“文品”
4、难道不是楷模吗?这样的“文品”不正是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前提吗?在具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品味“人品”“作品”“文品”,不但能提升学生分辨词义的能力,同时,在这样的细微处开掘、体味和涵泳,能够更深地理解这样一位大作家,在有意无意之间受到叶老精神的滋养和浸润。想想:如此认真批改一位陌生的初中生的作文,此情此景,岂能不感动“我”?就是成人也被感动了吧?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引导孩子们做到理解上的“由此及彼”,真正好的阅读也是“由此及彼”,正所谓:“教师在教学时不应局限于复制或移植己有的经验及意义,而要引导学生构建未有的经验与意义。”显然,由
5、“作品”过渡到“文品”,就是真正的“由此及彼”,真正的“构建未有”,当然,再过渡到“孩子们如何写作文”,更是一种真正的“由根生干,由干生枝,由枝生叶”。比如,就《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而言,要引领孩子们反复揣摩叶圣陶是如何修改作文的,不妨将真正的修改过程图示展现给大家,反复比较自改与叶圣陶修改的《一张画像》。不妨设计以下教学环节:1.旧文引新文,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孩子们从以前学过的叶老的作品《爬山虎的脚》引入,欣赏其中精彩的片段,不仅让学生感受叶老细致的观察能力和驾驭语言的高超水平,还能唤起学生的感情积淀,然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课题对本文内容
6、进行推测,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探宄的兴趣,为新授课作出良好的铺垫。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寻求新知。让学生反复品味叶老对肖复兴文章的批改,再通过谈感想、朗读等方式,体会叶老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叶老不仅是文学的大师,其人品更是堪称楷模。3.在练习中巩固新知,深化新知。读部分学生的范文(上一单元的作文),进行集体修改,将平时大家所说的“口水话”(多余重复的)删去,达到“干净”的效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领孩子们总结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像》这篇作文是从六个方面修改的:(1)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2)把
7、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3)把长句断成短句;(4)删去重复??嗦的词句;(4)增添一些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5)改正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符号。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作为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充分运用已有的资源,如,《一张画像》的原文及修改文、学生自己的习作等等。优秀的语文教师不应拘囿于课文,不固守于课堂,而是引领学生拓展语文学习的途径,并且在这种拓展中“由根生干,由干生枝,由枝生叶”。实践证明,这样的拓展对于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是有益的,正所谓:“还教于学,还学于生,把学生写作文的常态隐含在自主阅读
8、当中,激发学生自主写作的潜力。”但愿,语文教师能够引领孩子们在这样的常态中走得更远,阅读到更美的风景,其身心也得到多方面的滋养和锻造。参考文献:[1]樊吉福.是谁,在静悄悄地窄化学生的眼界和心界U].教学月刊,201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