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狗包弟练习题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8 小狗包弟随堂巩固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相处(chù) 隔壁(gé)揪斗(jiū)呻唤(shēn)B.舔舐(shì)租赁(lìn)篱笆(lí)作坊(zuò)C.厌倦(juàn)吵嚷(rǎng)叱骂(chì)包袱(fu)D.解剖(pāo)拔除(bá)嘲笑(cháo)歉意(qi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绿草如荫 风雨如晦 甘之如饴 涸泽而渔B.漫不经心走投无路自渐形秽不胫而走C.安然无恙众口铄金置之度外天花乱坠D.杳无音信惹是生非因地治宜幅员辽阔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A.在委内瑞拉加拉沃沃省,两位华商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抢劫,他们的头部被打得头破血流,店铺被洗劫一空。B.元宵节那天,每当一串鞭炮响起,就会有一盏鱼灯从狭窄而幽长的古巷中窜出,摇头摆尾,颇有鱼跃龙门之势。C.近两三年来,妻子主动提出离婚的比例竟然达到60%,这个数字颠覆了传统婚姻中女性逆来顺受的境况。D.有网友爆料,美国一定会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以拯救美国半死不活的经济,永久地保持美国的霸权地位。4.以“我家里”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原意不能改变,可增删个别词语。当时一位熟人给调到北京工作,要将全家迁去,想把他养的小狗送给我,因为我家里有一块草地,适合养狗。我家里 二、阅
3、读理解5.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是的,我也养过狗。那是1959年的事情。当时一位熟人给调到北京工作,要将全家迁去,想把他养的小狗送给我,因为我家里有一块草地,适合养狗。我答应了,我的儿子也很高兴。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这本领不是我那位朋友训练出来的。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他离开上海回国,把小狗送给接受房屋租赁权的人,小狗就归了我的朋友。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们简化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
4、“包弟”。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得客人发笑。日本朋友对它更感兴趣,有一次大概在1963年或者以后的夏天,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就拍摄了包弟的镜头。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做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两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参加
5、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您的小狗怎样?”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1962年我们夫妇带着孩子在广州过了春节,回到上海,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仿佛又听见由起女士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您的小狗怎样?”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一句话问我。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然而我已经没有
6、小狗了。作者在介绍包弟的来历和描写人与狗之间的友好关系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6.作者在描写小狗包弟时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结合相关语句加以说明。7.作家为什么要突出写小狗包弟的可爱之处?8.从选文中,你能看出小狗包弟成为作者“包袱”的原因吗?试结合文章的有关情节简要分析。拓展作业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和面/和衷共济 取/拾级而上炮烙/如法炮制B.绿茵/绿林好汉眷属/属字成文隽秀/意味隽永C.蹊跷/独辟蹊径折本/损兵折将轻便/便宜行事D.汤药/浩浩汤汤假装/久假不归偏裨/无裨于事2.下列各句中
7、,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忘记城市的喧嚣,安抚不宁的情绪,抛开工作和生活的琐碎,到山村去,到田园去,当抵达时,淳朴的感染力对于烦躁的心,是更加弥足珍贵的。B.虽然泥炭燃烧的火灾隐患越来越明显,但俄罗斯一些地方政府官员认为不足为训,不愿如实向上级紧急情况部门汇报火灾情况,最终酿成全国大面积灾情。C.中国作为世界三大酒系发源地之一,它的酿饮文明一向被称为“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其历史之悠久、花样之繁多,完全称得上罄竹难书。D.写议论文要做到旁征博引,就必须勤于积累,利用读书笔记或是读书卡片来创建自己的“论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