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导论总结

环境保护导论总结

ID:23322616

大小:114.1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7

环境保护导论总结_第1页
环境保护导论总结_第2页
环境保护导论总结_第3页
环境保护导论总结_第4页
环境保护导论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导论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环境保护导论课程总结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历史背景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要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类又是环境的改造者,通过社会性生产活动来利用和改造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把环境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在20世纪50-60年代,人们开始对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开始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要求,其贯穿于人类发展的整个阶段。但在不同历史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差异,环境问题的类型、影响范围和程度也不尽一致。依据环境问题产生的先后和轻重程度,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可大致

2、分为三个阶段:自人类出现直至工业革命为止,是早期环境问题阶段;从工业革命到1984年发现南极臭氧空洞为止,是近现代环境问题阶段;从1984年发现南极臭氧空洞,引起第二次世界环境问题高潮至今,为当代环境问题阶段。为此斯德哥尔摩会议上各国都同意进行环境保护行动。然而由于各国的行动缓慢,环境问题不仅是小范围(如城市、河流、农田等)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是大范围的乃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不仅对某个国家、某个地区造成危害,而且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地球环境造成危害。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都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间题,人类

3、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因此《21世纪议程》登上历史舞台。《21世纪议程》内容分为4个部分,即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保护与管理、主要群体的作用和实施手段,这4个部分也是组成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系统的4个子系统。二、地球环境及其组成地球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周围的物质世界。1.大气层大气层(atmosphere)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气。大气层的

4、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2.水圈水圈(Hydrosphere)是地球外圈中作用最为活跃的一个圈层,也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它与大气圈、生物圈和地球内圈的相互作用,直接关系到影响人类活动的表层系统的演化。水圈也是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介质,是塑造地球表面最重要的角色。3.土壤圈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犹如地球的地膜,

5、通过它与其他圈层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土壤圈是岩石圈最外面一层疏松的部分,其上面或里面有生物栖息。土壤圈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五大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之一,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环境要素。土壤圈的平均厚度为5m,面积约为1.3×108km2,相当于陆地总面积减去高山、冰川和地面水所占有的面积。从地球表层系统的角度,研究土壤圈的结构、成因和演化规律,以达到了解土壤圈的内在功能,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对人类与环境的影响的目的。4.生物圈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

6、区。是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层。它也是人类诞生和生存的空间。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地,它衍生出环境生态灾害。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是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层。它也是人类诞生和生存的空间。生物圈的范围是: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5.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厚约60~120公里,为地震高波速带。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上部,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

7、超基性岩组成。其下为地震波低速带、部分熔融层和厚度100公里的软流圈。对岩石圈的认识,分歧很大,有人认为岩石圈与地壳是同义词,而与下部软流圈即上地幔有区别,但岩石圈与上地幔系过渡关系而无明显界面;有人认为岩石圈至少应包括地壳和地幔上层。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圈。岩石圈可分为6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二、地球环境的独特性1.地球环境的优越性地球环境丰富多样,适合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地球上存在着大气、陆地和海洋;距地

8、面15--40km处有一个臭氧层,保护着地球不受高能紫外线的侵袭;大气中含有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使地表保持适中的温度,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地表上覆盖着一层或厚或薄的土壤,为植物提供营养和生长的基地;甚至地壳的厚度也很适中。2.地球生命体和非生命体形成了一个可互相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