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高一历史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ID:23320389

大小:68.9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6

高一历史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_第1页
高一历史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_第2页
高一历史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_第3页
高一历史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_第4页
高一历史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简况、结果和影响。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口号、结果和历史意义。2.过程与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预习思考1.分析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2.甲午战争后,中国

2、各阶层面对民族危机进行了哪些探索?3.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4.“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如何对其进行评价?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带来哪些严重的危害?主体知识一、中日甲午战争1.背景①日本侵华野心由来已久,从明治天皇开始,日本逐渐形成了强占,侵略朝鲜、夺取,占领全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②朝鲜是中日战争的导火线。2.经过①1894年7月,日本在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②日本在两个战场同时对华作战。1894年,日军在进行

3、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③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这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3.影响①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惩阻碍着中国的发展;巨额的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②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沉重的危机。俄、德、法“”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各国纷纷在中国划分,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③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进行了改革。④中国和各阶层民众为挽救民族危机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救亡图存的斗争。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义和团运动①概况A.19世纪末,广大人民群

4、众的斗争汇集成了义和团运动,他们怀着朴素的激情,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B.清政府无力镇压,只好,义和团运动在中国北部迅速发展。C.慈禧太后在逃亡西安的途中发出“”,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②意义: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运动。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①目的:镇压中国人民的,维护帝国主义的。②经过A.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的率领下从进犯北京。B.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和光绪帝在逃往途中任命和与联军议和。③结果及影响:1901年,八国联

5、军胁迫清政府签订了,这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设立的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重难诠释1.关于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①相同点:都是近代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运动;都以宗教作为发动、宣传和组织运动的主要手段,采取暴力斗争的方式;规模和影响都很大;都暴露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都说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②不同点:从兴起的原因看,前者主要是由于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的空前激化;后者主

6、要是由于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矛盾的尖锐。从斗争的主要对象看,前者把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清王朝;后者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从运动的进程看,前者有统一的领导,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后者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和斗争纲领,始终处于分散状态。从清政府对运动的态度看,清政府对前者自始至终坚持“剿”;对后者则经历了“剿”→“抚”→“剿”的变化。从对西方的态度看,前者在反对列强侵略的同时,主张学习西方;后者盲目排斥一切外来事物。 2.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①“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

7、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然而,这一口号并不是义和团在科学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之后提出的。因此,这个口号既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又是大多数中国人民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的产物。②这一口号继承了群众在反洋教斗争中所逐渐形成的朴素认识,也反映出广大小生产者无法冲破皇权主义的思想枷锁,而只能将封建国家作为被侵略的整体来保卫的思想认识阶段。“灭洋”触及了时代救亡的主题,但它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虽然同样具有“爱国”和“保清”的含义,却又将“中国”、“朝廷”和“大清”等观念

8、混同,这表明义和团在主观上不反对清政府,也不反对封建制度。③这一口号的提出,最初曾起了发展队伍和壮大声势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的政策。但是,这个口号也使义和团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觉,不能识破清政府的阴谋诡计,以至后来上当受骗。知识运用1.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A.开辟内河新航线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新口岸C.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巨额赔款2.下列对三国干涉还辽的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