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311401
大小:102.23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1-07
《孙子军事伦理思想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孙子军事伦理思想研宄孙子不仅是中国古典军事学的奠基人,而且是古典军事伦理学的奠基人。在他的博大精深的军事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军事伦理思想。他从最基本的道德关系即军队与国家、人民的关系入手,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军人的价值理论,将帅道德规范及军人道德实践等一系列军事伦理问题,形成了完整的,独具特色的军事伦理思想体系。研究孙子的军事伦理思想,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军事伦理文化精华,加强当代军队的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孙子军事伦理思想的产生和基本特征孙子于春秋末期任将于吴国,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产生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孙子军事伦理思想体系。孙子军事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孙子兵法》
2、中。(一)孙子军事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孙子军事伦理思想的产生,有其逻辑的思想文化渊源和社会物质根源。孙子军事伦理思想体系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文化遗产和融会吸收时代社会思潮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研究孙子军事伦理思想的文化渊源,远可追溯到商、周时代的伦理观念,近可求源于儒,道,法,兵等诸家社会思潮。第一,孙子军事伦理思想与文化传统。现代伦理学界一般认为,具有积极传统意义和体系意义的我国古代伦理思想的诞生,是以西周伦理思想的确立为标志的。殷亡周立后,不仅社会伦理思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军事伦理思想也随着战争实践的发展而日益趋向体系化。以上二者,为孙子军事伦理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周朝的建
3、立为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诞生提供了良好契机。周人从殷商灭亡的历史教训中理性地认识到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惟不敬德,乃早坠厥命”[1]“皇天无亲,唯德是辅”[2]。在周人道德视野中,“德”多指“政德”,是和“保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殷统治者的重大失德之处就在于“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苦,惟耽乐之从”[3],“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4]。鉴于此,周朝统治者明确提出了“修德配命”、“敬德保民”的思想,主张“怀保小人,惠鲜鳏寡”[5]。与此同时,与“敬德保民”相适应的一些道德规范体系如“惠”、“爱”,“节”(俭)、“无逸”(勤)、“同欲”、“信”、“礼”等,以及“明德慎罚”[
4、6]的德政政策都逐步建立起来了。以上传统伦理思想为孙子军事伦理思想的产生开创了先河。如孙子“安国保民”的军人价值观,“上下同欲”之道,“王者之道,厚爱其民”[7]说,以“仁”为核心的将德修养论,以及“爱卒”,“教卒”、“善俘”等,无不蕴渗着前人“敬德保民”等伦理思想的精义。第二,孙子军事伦理思想与兵学传统。对孙子军事伦理思想的形成具有直接奠基意义的是前人在军事领域中所取得的伦理探索成果。这方面的资料多散见在《易经》、《尚书》、《周书》、《国语》,《左传》等著作中;另有《军志》,《军政》等兵书,虽然今天已经失传,但孙子在其兵法中多处引证,足见其对孙子的影响。这些思想成果,就其具有积极价值意义
5、的部分来说,主要是:1.充分肯定道德(主要是军德、将德)在军事领域的地位和功能;2.充分肯定军人的价值(包括安国,利君、保民,争利等);3提倡以“仁”为本的“军礼”;4.重谋尚智(包括计、诡诈,用间等);5.强调“明德慎罚”(包括道德激励、德法并用等思想);6.强调“师出以律”;7.重视仁战,义战等伦理。通观《孙子兵法》即可发现,这些兵学道德传统在孙子军事伦理思想中都不同程度地得到继承和发展。第三,孙子军事伦理思想与时代社会思潮。西周伦理文化的诞生,使中国传统伦理思想逐步走向了体系化,规范化和理论化。至春秋时期,传统伦理思想在新旧更替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春秋末期开始出现的百家争鸣,形成
6、了诸子各具特色的社会伦理思想倾向。孙子的故乡齐国,“齐俗宽缓阔迗,而足智,好议论”[8],民众易于“随时而变,因俗而动”[9],这种文化氛围为孙子兵学融会吸收各种社会伦理思潮提供了可能。例如,孙子全胜,伐谋的“仁”战观和“善卒”、“爱卒”的人道思想与管于的论兵,儒家的仁学多有相通之处;“文”,“武”相济的治军之道与法家思想有一定联系;“恃守”,“善战”和“众陷于害’的理论,仿佛又与老子的军事守柔主义有一定继承关系;……凡此种种,都表明了孙子军事伦理思想对时代社会思潮融会吸收的倾向。孙子军事伦理思想产生于一定的战争实践,但是从最终决定意义上说,则取决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
7、发展,劳动技术的提高,铁器和耕畜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于是带有早期封建性的私田制随之出现和发展起来,社会关系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给战争带来的巨大影响是:1.军队规模的扩大。由于奴隶的解放,冲破了“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制度的束缚;物质财富的增加,又使脱离生产劳动的大批职业军人的生存和发展有了可能。据史料推算,春秋中期,军队规模一般为五万人左右,到春秋末期则增长到十万人左右。2.改善了武器装备。生产力的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