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复试题目

肾内科复试题目

ID:23296875

大小:562.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6

肾内科复试题目_第1页
肾内科复试题目_第2页
肾内科复试题目_第3页
肾内科复试题目_第4页
肾内科复试题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肾内科复试题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上我们肾内科复试时候的真题一份:1.何谓肾小球滤过率?影响因素有哪些?肾小球率过滤(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原尿的量。影响因素包括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和肾小囊内的静水压、胶体渗透压、滤过膜面积和滤过膜通透性等。2.简述肾炎综合征的定义与分类肾炎综合征是指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特点的综合征。按起病缓急和转归,可分为急性肾炎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和慢性肾炎综合征。3.何谓蛋白尿?简述发生机制蛋白尿:每日尿蛋白定量超过150mg或尿蛋白/肌酐>200mg/g,或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称

2、为蛋白尿。发生机制:1)生理性蛋白尿:包括功能蛋白尿和体位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见于剧烈运动、发热、紧张等应激状态下所导致的一过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少年,定性试验尿蛋白常不超过(+);体位性蛋白尿,常见于青春发育期少年,在直立和脊柱前凸时出现蛋白尿,卧位时蛋白尿消失,一般蛋白排泄量<1g/d.2)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受损,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质滤出并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导致的蛋白尿。如病变较轻,则出现以白蛋白为主的中小分子量蛋白质;若疾病加重,尿中除排泄中小分子量蛋白质外还会排泄大分子量蛋白质,如IgG等,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3

3、)肾小管性蛋白尿:当肾小管结构或功能受损时,肾小管对正常滤过的小分子量蛋白质(如β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重吸收障碍,致使其从尿液排出,称之为肾小管性蛋白尿。4)溢出性蛋白尿:血中小分子量蛋白质,如多发性骨髓瘤轻链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异常增多,从肾小球滤过,超出肾小管重吸收阈值,导致其从尿液中排出。4.简述急性肾小球肾炎治则与措施治疗原则:休息与对症治疗为主,防治感染和致死性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应行血液净化治疗。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措施:1)一般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低盐饮食,肾功正常不限蛋白摄入量

4、,肾功不全者限制蛋白摄入。2)治疗感染灶: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待病情稳定后(尿蛋白少于+,尿沉渣小于10个/HP),可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 5.简述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半透膜原理。将患者血液和透析液同时引入人工肾装置(透析器),在透析膜的两侧行反方向流动,借助膜两侧的溶质浓度梯度、渗透压梯度、水压梯度和膜本身的特性,通过扩散、对流和吸附清除体内潴留的有毒物质,并可补充机体所需要的物质,纠正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通过超滤清除体内过多水分;从而达到部分替代肾脏功能、延长生命的目的。6.急诊透析的指证是什么? ①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钾(超

5、过6.5毫摩尔/升);②药物不能治疗的少尿、无尿、高度浮肿;③慢性肾衰合并急性心功能衰竭、肺水肿、脑水肿;④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压;⑤药物不能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⑥并发心包炎、消化道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7.简述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定义、临床表现及主要发生机制定义:由于快速血液透析诱导的血脑屏障两侧渗透压的改变,以脑水肿为特征,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透中及透后头痛、乏力、倦怠、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痉挛、视物模糊、睡眠障碍,重症者可有精神异常、癫痫样发作、昏迷甚至死亡。发生机制:血中溶质水平迅速下降,相对于脑细

6、胞低渗,使得血浆中的水分进入脑组织,引起脑水肿有关。还可能与血液与脑脊液之间的pH失衡有关。8.简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三级预防概念患有慢性肾病的人群是肾功能不全的高危人群,应当积极预防肾功能不全的发生。肾功能不全的三级预防分别为:  一级防治:对于已经患有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来讲,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以防止这些疾病造成肾脏损害而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  二级防治:对已经确诊患有轻、中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也应当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来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情发展,防止其终末期--尿毒症的到来。  三级防治:对于肾脏功能

7、已经达到中、重度的患者来讲,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展,是控制病情发展,延长寿命的主要方法。  此外,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三级防治中,以早、中期的防治最有价值,最为重要。9.简述肾小球微小病变的病理特点肾小球微小病变病理以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为特点,10.简述目前临床常用的研究方法。2007年南方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肾内科)1、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透析指征。2、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终末期常见的并发

8、症。肾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为:(1)红细胞生成减少。常见因素有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作用、维生素及营养缺乏、微量元素失衡。(2)红细胞寿命缩短。常见因素有尿毒症毒素作用、内分泌激素作用、红细胞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