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ID:23294995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6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_第1页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_第2页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_第3页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_第4页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初期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①外: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②内: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①经济危机: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②政治危机:农民不满、工人罢工、波罗的海舰队水兵叛乱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工业国有化(大中小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否决商品货币关系)实行自由贸易(

2、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分配实物配给制,成年人劳动义务制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影响积极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①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②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收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③找到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消极使农民负担过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而且不符合客观价值规律,也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最终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的“新”:新经

3、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新经济政策“新”之处。2、苏联的成立①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②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评价1、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农业全盘集体化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背景①国内: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仍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

4、、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②国外:在资本主义包围下①工业发展的需要;②粮食供应的困难,出现粮食收购危机;过程(1)决策: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2)过程: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2,1933-1937)决策: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结果1937年,苏联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特点①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②片面追求高速度③以政府的指令性计划为主导④比例失调,粗放经营①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②它主要是为了配合工业化,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③

5、过火的行为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2、斯大林模式(1)概念: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2)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3)特点:①经济: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②政治:高度集权,个人专断,缺乏民主;党政不分,干部终身制、任命制,缺乏群众监督。③思想:个人崇拜,文化专制,严厉控制思想舆论,行政手段干预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4)评价:历史功绩:基本适应苏联当

6、时国情,能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也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弊端:①经济上:a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b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c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②政治上:权力过度集中,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③文化上:文化专制,损害了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内容影响赫鲁晓夫①农业(突破口):a扩大自主权,b削减农业税,c垦荒和种植玉米②工业:扩大地方权力。③

7、政治: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①积极: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②消极: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优先发展重工业①积极: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工农业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②消极:后期过分追求稳定,改革的步伐逐渐缓慢下来,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戈尔巴乔夫(1)上台之初,经济改革,实施“加速战略”,失败(2)1988年后

8、,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①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②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总统制。①“八一九”事件: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的变化②苏联解体标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