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观

ID:23217016

大小:376.00 KB

页数:116页

时间:2018-11-05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观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观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观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观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导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观第一节哲学与哲学观一、什么是哲学1.哲学的字源学含义英文“Philosophy”一词是由古希腊文philein和sophia这两个词演化而来的,意为“爱智慧”。中文“哲学”这个词是采用的日本学者西周的翻译。在古代汉语中,“哲”也被解释为“智也”。因此,从字面上讲,哲学可以说是智慧之学。2.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与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可以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或称之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和根本的看法,但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不系统,不

2、完整,也不是以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是哲学家把一定的世界观用一定的哲学术语、按一定的逻辑结构、采取概念体系的形式,即理论的形态完整地表达出来。   (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其他科学一样,都以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是,各种具体的知识部门只研究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或某一事物及其过程,而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是从总体上把握和处理人和世界之间复杂而重大的关系和问题,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关

3、涉整个世界的一切领域的一般知识。当然,哲学是在各种具体知识的基础上,从具体知识中概括出来的,但哲学较之具体科学又有不可替代的超越性。 (3)哲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从哲学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来看,哲学是以最普遍的范畴及其构成的逻辑体系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哲学属于观念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其他意识形态一样,由社会存在决定,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但是,由于哲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所反映的内容不同、方式不同,各有特点,哲学又不同于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艺术、宗教等意识形态,对其他意识

4、形态起指导作用,并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般原则规范和影响人们的行动,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对社会存在起巨大的反作用。概括起来,可以说,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以世界整体为研究对象,以人类实践及其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其“活水源头”,力图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概括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既是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具体展开,显示的是其本体论内涵与认识论内涵。116思维和存

5、在或者精神与物质何者是本原的,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哲学回答,是关于世界的存在及其本质的学说,即本体论。恩格斯把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惟一标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这一方面所涉及的是世界是否可知、人的思维能不能正确反应现实的问题,属于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由于对这个方面的不同

6、回答,认识论上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区别。2.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哲学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三种形态:第一种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第二种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第三种是辩证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的基本表现形式唯心主义哲学的本质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但它在表现形式上却是形形色色,归纳起来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种: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3.哲学史上的主要理论形态.(1)朴素的唯物主义,也叫自发的唯物主义。代表人物在西方有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在中国则有王充,范缜等。基本特征是:试

7、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但是,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它总是把某种或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如古希腊的泰利斯认为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这些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典型观点。古代欧洲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些具体物质形态的局限性,但仍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范畴。(2)经院哲学。起于11世纪

8、,12-13世纪达到鼎盛,15世纪以后逐渐走向瓦解。它是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唯心主义哲学,属于欧洲中世纪特有的哲学形态,是天主教教会用来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