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193754
大小:468.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05
《黄山-太平湖及其周边地区地质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黄山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目录第一章绪论一.实习目的及任务二.时间安排三.工作量统计第二章实习区地理及地质背景一.实习区位置、交通及地理概况二.实习区地质演化简史【参考指导书撰写】第三章地层及岩性、化石特征【蓝田、齐云山、宁国胡乐三条路线,分别叙述】第四章火成岩【黄山花岗岩、旌德花岗闪长岩、浮山喷出岩,分别叙述】第五章构造一.褶皱二.断层三.节理第六章研究专题[任选自己感兴趣的地质现象进行深入阐述]第七章总结-一.地质内容总结【地层、岩性、古生物等】二.工作方法总结【各种工具的用法、地质/地形图的使
2、用、其它工作方法】三.个人心得体会参考文献第一章绪论一.实习目的及任务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初步掌握正确的方法;了解地质学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来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经受吃苦耐劳的锻炼,树立起热爱地球并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为可持续发展而努力的信念。获得地质各圈层运动造成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常见现象的感性认识;学习最基本的野外工作的方法;培养野外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独立思考等科学素质;体验野外生活;训练队野外生活的适应性;增强对地球科学工作的了解。二.时间安
3、排本实习开始于2012年6月18号,18做好准备工作,19号开始正式实习,实习时间为一周,2012年6月24号结束。三.工作量统计2012年6月19号,休宁蓝田南华系-震旦系地层观察路线。沿休宁蓝田高桥-儒村-双坑-孔坑(沿黄山-蓝田公路)。2012年6月20号,齐云山丹霞地貌以及白垩纪红层。在步云亭,玉虚宫,一天门,月华街,小壶天等地观察。2012年6月21-22号,黄山岩浆作用及旅游观察路线。在黄山景区鳖鱼峰、北海、飞来石、莲花峰等地观察。2012年6月23号,宁国县胡乐镇奥陶系地层观察路线。
4、旌德-胡乐公路。2012年6月24号,浮山喷出岩。第二章实习区地理及地质背景一.实习区位置、交通及地理概况实习区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区,主要分布于黄山地区和宣城地区两个行政区内,其地理坐标范围:东经117°50′-118°45′,北纬29°50′-30°45′。实习地区地形总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北部为平原丘陵,东南部为山地。测区的东南大部分为皖南中低山区。黄山山脉山峦叠嶂,雄伟峻峭,奇峰异石。流泉瀑布,林海松涛,满目苍翠,最高峰光明顶1846.8米,为我国东部最高峰。区内气候为季风性副热带湿润气候
5、,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温和年降雨量自南向北递减,年平均气温14-16℃,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3℃,最热月(八月)27—38℃,全年无霜期200—3000天;年平均降水量800—1600mm(黄山在2400mm左右),温和的气温条件,山地丘陵地貌特征,对区内农林牧副渔业十分有利。区内交通较发达,合肥-黄山的铁路和高速公路通过本区,205、318国道通过本区,各市县之间均为省级干线,公路干线与乡镇村之间相连构成了发达的公路网络(图2-1),但部分工作的山区林密茂盛、植被
6、覆盖较厚,给通行造成一定困难。二.实习区地质演化简史实习区中元古界-第四系地层发育齐全,约占基岩区面积的70%。以梅街——泾县一线为界,以南为中元古宙至早古生代地层为主,尤其志留纪地层分布最广,以北为古生代、中生代、第四纪地层为主,少量的古近纪、新近纪地层零星分布。实习区地层区划属华南地层大区的扬子地层区,中元古宙至三叠纪以海相和海陆交互性沉积为主。早古生代地层大致以江南断裂为界,可分为下扬子和江南两个地层分区,两份区之间时而出现过渡性质的地层条带,称为过渡带。晚古生代至三叠纪均属下扬子地层分区,
7、岩石地层单位和地层序列基本连续,主要分布于高坦深断裂,而在泾县以南仅仅局部零星出露,与早三叠世地层一起构成特征性性的零星的短轴向斜。早中侏罗世地层为陆相盆地沉积,以河流、湖泊相的碎屑岩和含煤碎屑岩沉积为主。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进入陆相火山岩盆地发展新阶段,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地层主要分布在南陵个盆地,为干旱气候下的湖溢相红色碎屑沉积。测区内古近纪地层分布局限,主要分布在南陵残余红色盆地中,以河流、湖泊相碎屑岩沉积为主。新近纪、第四纪地层主要以河流湖泊相沉积为主。安徽南部位于扬子路块北缘,可以划分为
8、下扬子前陆带和江南隆起带两个次级构造单元。由于西北与大别山造山带相比邻,南部的江南隆起带属江南造山带的一部分,所以本区位于两个造山带的简夹部位,其地质构造位子较特殊。在晚古生代以前,主要属扬子陆块北缘,江南断裂以北地区属扬子陆块北缘凹陷带,即下扬子前陆带,其南部为江南隆起带。晚古生代中三叠世同成为大陆内海盆地。中生代进入陆内造山阶段,测区以高坦-周王断裂为界划为下扬子前陆带和江南隆起带两个次级构造单元,并与陆内造山作用具有较好的耦合关系,下扬子前陆带对应为大别上造山带的前陆变形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