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研究的转向——近年来“文化研究转向”问题讨论

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研究的转向——近年来“文化研究转向”问题讨论

ID:23189064

大小:49.0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05

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研究的转向——近年来“文化研究转向”问题讨论_第1页
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研究的转向——近年来“文化研究转向”问题讨论_第2页
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研究的转向——近年来“文化研究转向”问题讨论_第3页
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研究的转向——近年来“文化研究转向”问题讨论_第4页
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研究的转向——近年来“文化研究转向”问题讨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研究的转向——近年来“文化研究转向”问题讨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研宄的转向一一近年来“文化研宄转向”问题讨论内容提要:近年来,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也正发生文学研宄向文化研究的转向,并成为理论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对我国“文化研究”转向的背景与趋势、理论界对“文化研究”的不同理解与主张等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对我国“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向,以及当今文学研究或文化研究所应当坚守的价值立场等问题阐发了自己的见解。关键词:全球化语境文化研究转向文化批评文化诗学一、“文化研宄”转向的背景与趋势近年来,关于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转向的问题,成为理论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这一问题显然与全球化背景以及当代文学变革发展的趋向相关。在西方,全球化

2、发展带来了文学与文化的几个重要变化或转向:一是由于电信传媒的高度发达,文学与文化形态由印刷文化为主转向以图像文化为主;二是由审美文化为主转向以消费文化为主;此外还有政治意识形态的淡化等别的一些因素的作用,由此带来了传统的文学研宄向文化研宄的转向。如果追溯起来,20世纪西方文学研宄曾发生两次全方位转向。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初,随着文学形态由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向现代主义文学转型,文学研宄与文学批评也发生转向,即由传统的“认识论诗学”转向“语言论诗学”。在传统认识论哲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典诗学,是以理性为中心问题,突出文学的认识特性,强调理性内容决定语言形式。而从20世纪初以来,从俄国形式主义,

3、到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都把语言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语言成为种种诗学流派乃至哲学共同关注的中心。[1]从这一语言学转向开始,随后半个世纪文学研宄的重心从“外部研究”转向“内部研究”,即以文学语言本身为对象进行“文学性”研宄,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等流派相继出现。他们拒斥文学的社会性研究,强调文学的独立性,将文学视为一个封闭系统,提出文学自主性问题,极力改变以往社会历史批评的“外部”视角,使文学研宄回归文学本身。这一转向确实使文学自身的一些问题得到了相应的重视与研宄,但完全割断文学与社会、历史的联系,也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形。正因为有此弊端,从而引发了新的转向。[2]第二

4、次转向大致从50-60年代开始,即由“语言论诗学”向“文化研究”转向。这次转向显然与全球化发展潮流相关。随着电子传媒的快速发展,图像文化、网络文化、以及消费文化异军突起,这就使文学研宄的纯粹性与封闭性成为不可能。在全球化大潮中,人文社会科学显得越来越不重要,甚至被全然吞没,纯粹审美的文化及文学为即时性消费文化所取代,从而建立在这种审美现代性基础上的语言论诗学也难乎为继。当今西方的“文化研究”大致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完全脱离文学的文化研究,它面向整个大众文化,并且与当代传媒关系越来越密切,把消费文化、大众传播媒介等都囊括进来,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研究被淹没了;另一种则是文学研宄中的“文化批评

5、”,它把传统文学研究的疆界逐渐扩大,使之变得越来越包容和具有跨学科、跨文化的性质。它当然也切入大众文化,但它的态度是对之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阐释,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其固有的精英文化批评立场。最早的文化研究的倡导者可上推至50年代英国的利维斯。至60年代初,以英国伯明翰大学设立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为标志,文化研究作为一个准学科和跨学科的理论话语占据了当代文化学术界的主导地位。然后这一新潮迅速进入美国学术界,一批美国学者介入对全球化文化现象的研宄,将文学研宄无边际地扩张到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传播学等等。当代美国文化研究者关注的对象也极为广泛,如广告、艺术等等。这些文化研宄者极力排斥经典

6、文化和文学作品,宣称致力于大众化与非精英文化产品的研究。这股风气随着全球化浪潮迅速传播到全球。[3]对于中国的文学研宄转向来说,除了来自英美世界的文化研宄新潮的影响外,似乎还受到另一方面思想理论资源的影响,这就是来自俄苏的巴赫金文化诗学理论。巴赫金是在同俄国形式主义展开积极对话的基础上,走向文化诗学研究的。他认为文学是一种社会审美文化现象,主张诗学研宄应当从文学内部结构入手,从文学体裁和形式切入,但又不应脱离社会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在他看来,欧洲文论(诗学)的偏窄主要在于只反映了社会稳定时期的官方化了的上层文学现象,没有反映出社会变革和转折时期的渗透了民间文化的文学现象。他正是从文学现象

7、的复杂性和多面性的观点出发,强调要从文化的角度研宄文学。他的文化诗学不是贵族式、经验式的,而是贴近人民、贴近民间根基的,他是带着千百年积淀起来的非官方的民间文化闯入了诗学研究领域,具有强烈的民众意识。[4]巴赫金的文化诗学理论给中国文学研究界很大的启示,许多学者如钱中文、程正民等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释,这些都为中国文学研究的文化学转向,提供了某些观念上的启示和理论资源的借鉴。再从我国文学变革转型的背景来看,学界普遍认为,新时期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