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耳石复位法联合地西泮片治疗9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探讨耳石复位法联合地西泮片治疗9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ID:23162328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4

探讨耳石复位法联合地西泮片治疗9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_第1页
探讨耳石复位法联合地西泮片治疗9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_第2页
探讨耳石复位法联合地西泮片治疗9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_第3页
探讨耳石复位法联合地西泮片治疗9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_第4页
探讨耳石复位法联合地西泮片治疗9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耳石复位法联合地西泮片治疗9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耳石复位法联合地西泮片治疗9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宋柏龙(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赤峰024000)摘要:本文具体介绍了耳石复位法联合地西泮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方法及临床治疗时的注意事项,通过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比对,认为该治疗法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jyqkalpo-sitionalvertigo,BPPV)大约占眩晕疾病的25%,指的是一种前庭外周疾病,主要是由头部的位置变动而引起的一系

2、列伴有特征性眼震的短暂发作性眩晕的症状,近年来该病的年发病率逐渐增高[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采用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够理想,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耳石复位疗法治疗,也是治疗该病的首要手段[2].本文对耳石复位法联合地西泮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旨在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方案,以期为今后的临床疾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诊的9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MRI或者CT检查排

3、除其他疾病,均在躺下或者起床、翻身、弯腰、抬头等体位变动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突发性眩晕、眼球震动、视物旋转感,并且伴发恶心、呕吐等症状;其中男性39例,女性51例,年龄在20-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17±3.52)岁;病程在10d-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15±0.14)年;眩晕发作持续时间在17s-34s之间,眩晕发作的平均持续时间为(27.65±2.14)s;前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54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31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3例,混合型

4、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2例.所有的患者均未患有肝脏、肾脏等重大疾病.1.2研究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45例,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21-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16±3.51)岁;病程在15d-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14±0.16)年;眩晕发作持续时间在17s-34s之间,眩晕发作的平均持续时间为(27.65±2.14)s;对照组患者45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在20-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18±

5、3.53)岁;病程在10d-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16±0.15)年;眩晕发作持续时间在17s-34s之间,眩晕发作的平均持续时间为(27.65±2.14)s.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眩晕发作的平均持续时间、疾病类型以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耳石复位法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为:①患者取坐位,头偏向患病侧约45°角,患者躺下头超出床边,中度头伸位,头快速向患病相反侧旋转45°角,然后患者整体向患病侧翻转呈侧卧位.然后缓慢取坐位,双腿下垂

6、,头前倾30°角.所有体位翻转需要快速,并且体位保持至眩晕消失.治疗体位可重复进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加服地西泮片治疗,一次2.5~5mg,口服,一日3次.选择治疗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3个月复发率以及6个月复发率作为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3治疗结果3.1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两组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基准a=0.05,检验标准ɑ=0.05,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

7、;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3.2疗效判断标准明显显效:患者突发性眩晕或者位置性眼震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突发性眩晕或者位置性眼震等症状减轻,但未完全消失;无效:患者突发性眩晕或者位置性眼震等症状均无变化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明显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2结果两组患者的各观察指标对比结果见表1.由表1看出: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3个月复发率以及6个月复发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

8、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3个月复发率以及6个月复发率,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4讨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周围性前庭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与头部体位相关的反复性的短暂眩晕发作,并伴随特征性的眼震[3-4].该病的多发年龄为中年、老年,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偶尔也有少数的年轻患者,本研究中患者最小的为21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确,比较受到学者认可的是管结石学说[5-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