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152978
大小: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4
《探究中国文化视野下的创伤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中国文化视野下的创伤文学中国文化视野下的创伤文学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国文化视野下的创伤文学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创伤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仅仅是为了避开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更重要的是为了寻求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自由。所以创伤之作多入世受阻则选择出世,寄情于山水,诗词婉转,意象遥远,低回要眇。 二、创伤文学的主题——革命写作,为政治服务 与美国创伤作品多产的时期相对应,20世纪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深受战争的影响,二者相似之处都是表达战争带给人的创摘要创伤文学是一种来自于作家切身体验所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刺激和精神创伤后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美
2、国的创伤文学作品在其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再现了战争创伤社会目前状况和人们的心理状况,而中国璀璨的文化中,创伤题材的作品也数不胜数,本文从中国文化的视野下研究中国创伤文学,通过分析创伤主体的经验,着重从其主要,创作主题,写作手法几个方面进行解剖,结合了华夏文化的传统意识形态和根深蒂固的文化影响来说明,并与美国创伤文学主题进行对比,突出中国创伤文学的特点和社会作用,寻找创伤体验与艺术创作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创伤文学中国文化儒道思想政治伦理结构 一、创伤文学中创伤的——政治失意,仕途不顺 中国古代创伤文学中刺激文人创作的理由有王朝更替,社会的动荡,个人政治失意等
3、等,其中大多数创伤之作的都是政治失意,文人怀才不遇。而与之相比较,西方创伤文学,尤其是美国创伤文学的主要则是战乱。这种差异都与文化休戚相关。 美国创伤文学的创伤大多来自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参战士兵和退伍老兵的战争创伤得到了作家们的关注,一战期间纳粹大屠杀对犹太人造成的创伤成为社会公共话语和大学人文研究的焦点。 与之不同的是中国文人政治失意下的创伤之作。中国古代历来诗词歌赋均有创伤之作。从早期的先秦文学开始,楚辞中屈原的《离骚》,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两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不平则鸣说…… 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主体
4、多是文人士子,先后受儒释道思想影响。文人士子是社会政治的中心,儒家讲积极入世,讲“有为”,以兼济天下为己任。所以当这批人仕途不顺,怀才不遇,一生颠沛流离坎坷不安时,定会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与灵感,但是,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造就的创伤文学,倾向于温婉中庸表达自己的愤怒不满和伤心绝望,而不是陡峭凌冽的表达,文人善于内在的转化和消化,外在的避世以求修身养性,以求天人合一。所以作品中虽然也纪实宣泄,也讽刺醒世,但缺少西方文学作品中彻底的悲剧,缺少对于真善美的颠覆与粉碎,而多是悲怨的情怀,一种有节制的宣泄。 追其理由,与中国的农耕文明息息相关。胡适先生曾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可
5、说是他们适应环境胜利的总和。”华夏子孙的存活环境决定了农耕文明下的安贫乐道和以安息为本位的文化形态,农业社会以土地和天气为绝对依赖,天灾人祸使得人们建立起一套以天地为基础的和谐宇宙自然观,这就决定一种“求和心态”。而帝王在制定“礼数”时常拉“天”来作保护伞,为礼的合理性寻找依据。这就有了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受中国传统文化“求和”的影响,使得文人在性格上柔顺灵活,缺乏对个性独立的执着追求,不善走极端,单纯希望通过口头的怨与对象交流,引发注意与回应,来转变自身与对象之间的不和谐关系,最终消除心中的怨,获得心理平衡。导致创伤文学作品多悲悯伤怀,来发泄怨气。 冯友兰先生曾
6、经概括中国哲学为“既入世而又出世”,这其实是种儒道思想的结合,这两大中国思想瑰宝以不同的方式对文人的心理结构产生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的深远影响。作品中也多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中庸之道也与老子的祸兮福兮之说一脉相承,这在中国人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 政治失意后的中国文人,因其所奉行的那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使他们很容易在政治上不得志时趋向于佛教和道教。道家思想中有一种隐逸文化,这也是受农耕文化的影响,不去主动突破,面对残酷的现实,主张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到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放达的精神境界。此时文人
7、的退隐不单单是为了规避无法转变的罪恶现实,也不仅仅是为了避开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更重要的是为了寻求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自由。所以创伤之作多入世受阻则选择出世,寄情于山水,诗词婉转,意象遥远,低回要眇。 二、创伤文学的主题——革命写作,为政治服务 与美国创伤作品多产的时期相对应,20世纪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深受战争的影响,二者相似之处都是表达战争带给人的创伤主题,包括战争本身造成中国文化视野下的创伤文学论文资料由.zbjy.提供,地址.的肉体伤亡和还有非硝烟所造成的伤害——心理创伤。在战后的和平环境中,中国又因为整个国际冷战背景的关系,被纳入一个高度政治化的体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