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及实践探讨

公路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及实践探讨

ID:23150711

大小:6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4

公路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及实践探讨_第1页
公路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及实践探讨_第2页
公路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及实践探讨_第3页
公路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及实践探讨_第4页
公路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及实践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路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及实践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路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及实践探讨摘要:配比设计严重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效果,同时关乎沥青公路的可持续通行能力。改进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是延长沥青道路行驶期限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证其路用性的关键。本文基于公路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及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从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原材料选择与准备、矿料配合比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宄,并结合工程实例,从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沥青混合料配比及其相关问题,为日后相关工作提供借鉴。关键词:公路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1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要想保证沥青路表面的质量

2、,首先要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种类。所谓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指的是设计级配之前先对工程的相关情况进行考察,如工程性质、交通条件、道路等级、气候原因、材料种类等方面,研宄工程对沥青混合料的大体使用要求后,然后修改设计级配。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C型)适用于炎热、高温期长的夏季和交通量较大的路段,选择高设计空隙率与之相匹配。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F-C型)使用于寒冷、低温期长的冬季和车流量较小的道路工程,选择低设计空隙率与之相匹配。沥青混凝土面层建筑材料从下往上依次减小,越接近地面的集料颗

3、粒越小,一般是细粒式或中粒式,规定上层集料的最大颗粒必须小于一半层面厚度,中层及下层集料小于层面三分之二厚度。为避免积水侵蚀沥青公路,凡是两层或三层构造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中的混合料至少一层是I型密级配。假使顶层采用的混合料是II型,则中间层必须使用I型混合料,AM型开级配沥青碎石只用作层面联结,不可用作层面混合料。2原材料控制原材料是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控制环节。不同的料源、不同的批次,施工使用的材料与配合比设计使用的材料的不一致性,都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在

4、施工控制中的实用性。所以要完成一个好的配合比设计,控制好原材料质量是首要条件,这就要求施工单位要把控好原材料的质量保证“三关”:首先是招标及订货关,供货单位必须提供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检测报告;其次是进货关,供货单位供应的原材料有可能违背投标时的承诺,进货时必须重新检验;最后是使用及保管关,材料进场后的存贮、堆放、管理是保证材料质量必须重视的第三关。2.1沥青沥青是沥青混合料中最关键的材料,沥青使用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在本工程中,根据设计文件要求,使用的沥青为SBS改性沥青(I-D),

5、该沥青的高温、低温性能都较好,且有良好的弹性恢复性能。按照合同要求,沥青作为关键的材料被列为甲供,是业主通过招标直接从生产厂家订购的,且供应商提供了该型材料的基质沥青的质量检测报告;在沥青材料进场时,施工单位的工地试验室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中的方法要求严格进行了抽检,检测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对聚合物改性沥青SBS(I-D)的技术要求。进场的合格沥青被贮备在专用贮备罐中,并在贮备罐中加设了搅拌设备来

6、保证使用时的均匀性。进场聚合物改性沥青SBS(I-D)主要指标如表1。2.2集料集料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矿料级配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主要受力支撑材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骨架,其均匀程度、颗粒形状和表面粗糙度决定着沥青混合料的嵌挤力及摩阻力。矿料级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想配出较理想的合成矿料级配,施工单位把控好集料的质量保证三关至关重要。在本工程中,集料是施工单位通过招标选定符合条件的大型采石场供应,且要求采石场所用的振动筛与生产拌和设备所用的热仓振动筛筛孔尺寸一致。为加强

7、进料关的管理,除工地试验室对进场材料逐批检验外,工程单位还在采石场派驻监理和材料员,对生产供应的材料进行监督。为保证进场后的各种规格集料不相互混杂和弄脏,工地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对进站道路及贮料场地进行了硬化,并在不同规格的料堆间设置了隔离墙、搭设了防雨棚。进场集料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检测,其主要指标见表2:3矿料配合比设计优质的混合料必须应用恰当的级配。在高速和一级公路工程设计级配范围中根据级配范围计算至少一种配比,并画出相应的设计级配曲线,标注其在范围上的显示位置。设

8、计级配不能忽高忽低,0.3mm〜0.6mm范围内不产生抛物线。多次设计仍然不满足要求时,考虑替换其中的材料。通常最佳的试配结果是级配范围的中间值。依据上述规程的内容,参考实践情况确定沥青使用比例的合适范围,共调配出5〜6组实验,并将0.5%作为实验对象的间距,从流值、理论最大密度、马歇尔稳定度、密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国内外一般应用毛体积相对密度来对比实验对象,实际测试中的方法有许多,常见的有水中重法、体积法、表干法、蜡封法。《实验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中指出表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