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儿科常用退热药的国内外进展

阐述儿科常用退热药的国内外进展

ID:23148764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阐述儿科常用退热药的国内外进展_第1页
阐述儿科常用退热药的国内外进展_第2页
阐述儿科常用退热药的国内外进展_第3页
阐述儿科常用退热药的国内外进展_第4页
阐述儿科常用退热药的国内外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阐述儿科常用退热药的国内外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阐述儿科常用退热药的国内外进展阐述儿科常用退热药的国内外进展导读:发热的病理机制    各种外源性致热源通过宿主炎性细胞导致内源性致热源产生。内源性致热源即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Α,在10~15分钟内即可使体温升高,外源性致热源所引起的发热是一个延迟发生的过程。内源性致热源细胞因子直接刺激下丘脑产生前列腺素E2(PGE2),PGE2影响体温调定点使之发生变化,然后通过神经元传导至外周,导致产热增加和散热不良,机体核心体温升高。  环氧化酶(COX)是花生四烯酸转化为PG的关键限速酶,存在2种同工酶:COX-1和COX

2、-2。前者主要存在于血管、胃等组织中,参与血管舒缩、血小板聚集、胃黏膜血流、胃黏液分泌及肾功能的调节;后者催化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此外损伤因子诱导的各种细胞因子也可以诱导COX-2的表达,增加前列腺素的合成。所以COX-2抑制剂除了具有退热作用外,具有更明显的抗炎特性,对中枢神经系统介导的疼痛也更有效,并且其不良反应较少。    国内外常用退热药    退热剂的机制在于抑制COX的生物合成,减少大脑前列腺素的合成,使体温调定点降至正常水平,分为非选择性COX抑制药和选择性COX-2抑制药。目前国内外临床常见退热剂有阿司匹林

3、、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尼美舒利、萘普生等。  阿司匹林(aspirin)又名乙酰水杨酸,主要在胃肠道吸收,吸收后迅速被水解为水杨酸,发挥药理作用。水杨酸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90%,升高的pH值有利于其吸收,但是碱化的尿液加速其排泄。小剂量水杨酸化合物的半衰期为2~3小时。目前认为它主要通过抑制COX的合成,从而抑制花生四烯酸向PGE2的转化。阿司匹林同时具有抗炎的作用,能更明显地降低那些伴有明显炎症的发热患者的体温。所以对某些发热并兼有明显炎症的患者能使堵塞的咽鼓管再通或使吞咽通畅。不良反应主要是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及发现

4、水杨酸盐类与瑞氏综合征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目前阿司匹林在儿科主要用于风湿热引发的关节炎以及其他胶原血管病。    注射用赖氨匹林为乙酰水杨酸和赖氨酸的复合盐,水中溶解度好,pH值5~6,适合于配伍注射剂合用。其作用机制与阿司匹林一致,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具有推动组织修复,增进神经细胞代谢,提高中枢神经组织活力,改善组织缺氧等作用,同时避开了口服乙酰水杨酸对胃肠道的刺激及儿童服药困难的缺点。它退热快,效果确定,明显优于复方氨基比林。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又名N-乙酰对氨基酚,非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剂,解热镇

5、痛的作用与阿司匹林一样,但不具备阿司匹林抗炎的作用,因为它能抑制大脑前列腺素的合成,但是对外周前列腺素的合成无明显作用。它在肠道几乎完全被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50%,其代谢产物N-乙酰基-对位-苯并醌亚胺具有很高的活性,并被谷胱甘肽脱氨基。在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剂量下,这种代谢产物蓄积并可引起肝坏死。其不良反应包括严重的超敏反应及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国外有报道对乙酰氨基酚减弱疟原虫从血液的清除,美国儿科研究会传染病委员会倡议伤寒发热的患儿应避开使用一切退热剂。此外对乙酰氨基酚对于新生儿以及小婴儿也缺乏疗效,尤其是在多次给药以后更有

6、可能生成具有肝细胞损害作用的活性中间代谢产物。儿童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系统不完善,但是他们的硫酸化代谢途径较大龄儿童发生的几率高,并成为主要的代谢途径。  布洛芬(ibuprofen)布洛芬是芳基丙酸衍生物,因其良好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口服吸收迅速,45~90分钟达峰值,半衰期约为1.9小时,最大退热时间为183分钟,对3个月~12岁的儿童有确切的退热作用,比对乙酰氨基酚作用更快,体温下降更明显,维持时间更长。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极大,具有浓度依赖性,当剂量>600mg时,血液中非结合药物增加,导致布洛芬清除率的

7、增加和药物吸收量(AUC)的减少。布洛芬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物的形式从尿液中排泄,其共轭产物的排泄与肾功能有关,肾脏疾病的终末期会引起其共轭产物的蓄积。肝脏疾病和纤维囊性病也会转变布洛芬的动力学分布。现已经证明布洛芬的血药浓度与镇痛、退热作用有相关性。布洛芬退热一般单独使用或联合对乙酰氨基酚。临床证明布洛芬的退热作用优于对乙酰氨基酚,二者均无明显不良事件,无论是在小年龄组(阐述儿科常用退热药的国内外进展导读:患儿的肌酐清除率都恢复正常水平。其他肾损害还包括间质性肾炎。所以非甾体类抗炎药在中度的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使用,存在一

8、定的危险性。  (据《中国当代儿科杂志》)12虽然关于尼美舒利的急性肝衰和肾毒性在已有报道,但是关于儿科短期应用的相关报道并未出现。  其他退热儿科常用退热药的国内外进展由.g/kg,2次/日。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给药后2~4小时血浆浓度达峰值,半衰期为13~14小时,约9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