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108674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4
《电视平民化传播的心理动因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视平民化传播的心理动因近三年,媒介领域最引人注目的即是“民生新闻”的兴起,以及“造星节目”的遍地开花。传播一下子“平民化”起来,这种平民化,不仅表现在节目报道方式与内容上的“平易近人”与“贴进民众”,还表现在,民众不仅仅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而更多地成为传播过程的直接参与者与记录者,与以往传播权力的精英掌握与精英表达相异,平民在这次传播运动中有了更多的上升通道与表达空间,至少看上去是这样的。为什么有这样多的人参与这种平民化的节目中来?他们的内心动机是怎样的?为什么有这样多的人喜欢消(收看)这类平民化节目?平民化传播满足了受众的哪些需求?本文选择平民化传播在实践领
2、域的两个突出表现:一、民生新闻的兴起;二、造星节目的热播,以此来解读平民化传播,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平民化传播中的心理动因。从“南京零距离”到“超级女声”,平民化传播如同中国当代传播实践的一股和煦春风,温暖预热着广大民众的传播愿望。它的出现有三个明显特征:1)高节目密度——无论是新闻节目、娱乐节目还是谈话节目,一时间电视上涌现出大量的平民化节目,除了民生新闻的代表栏目《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第七日》等,造星节目如《超级女声》、《梦想成真》、《非常6+1》、《金鹰之星》和《星·华娱制造》都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效果;2)高民众参与度——民众参与度高于从前,例如
3、“超级女声”报名时出现了万人排队、交通堵塞的情形;又如“南京零距离”有千余名“线人”及100多位兼职摄像,成功走出“拍市民新闻和市民拍新闻”的路子。观众参与节目讨论热情极高:一次现场调查“长江大桥的收费站该不该拆”,观众一小时内打进了一万多个电话,每天接到数百次每年逾十万次的市民热线电话;3)高受众收视率——AC尼尔森收视率调查显示,在全国新闻栏目收视率前十名排行榜上,《南京零距离》名列前十名,《南京零距离》2004年广告时段卖到1个多亿。而《超级女声》《非常6+1》等节目也取得了高收视率与高广告回报率的可观成绩。基于此,本文认为“平民化传播”至少包含三个构成要
4、素:内容选择上的平民化——日常状态下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及所想所惑;形式表达上的平民化——新闻体裁与文学体裁融合,口语化的进述,原生态的纪录;节目参与的平民化——发动广大民众的参与,“低门槛、高诱因”的节目参与。对于平民化传播中的心理动因的分析,可以分为“传者心理动因、节目参与者心理动因、受者收视动因”等三方面讨论。其中传者心理动因较为显而易见——在诸如符合政策上的“三贴近”、迎合受众心理、顺应广告商喜好等等因素作用下,制作了这样一些平民化节目,因此,本文在探讨平民化传播的心理动因时,将集中探讨后面两者——即节目参与者的“参与动因”与受者的“收视动因”。在平民化传
5、播过程中,参与者本身构成了节目的内容,较其他节目相比,参与者与受者在平民化传播过程中有着高度的重合性——平民特征成了维系传播两头的一个重要因素。趋利避害,是任一生物体行为的深层且本能的动机,我们在分析平民化传播中的心理动因时,将关注两方面问题:一是参与者与受者,在这一传播过程中能够“获得什么”,另一个是,他们在这一传播过程中能够“回避什么”。以下的分析将分别从参与者的角度与受者的角度,来解构二者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到底“获得了什么”,又到底“回避了什么?”。节目参与者“参与动因”解构(一)传播本能与对传播权力的渴望当我们看到,南京普通市民拿起自己手中的DV,将琐碎生
6、活事无巨细记录下来,并能够在《南京零距离》上播放时;当我们看到,《第七日》旗帜鲜明地提出:“想说就开口”,鼓动百姓将身边发生的事在电视上说个够时;当我们看到,“不论年龄、不问地域、不拘外貌”——“无门槛”的《超级女声》一经出笼便号召力巨大,万人排队报名,交通因此堵塞。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促使受众如此热情地参与到平民化传播中来呢?此类节目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正如节目制作方所声称的那样:真正可以让大众毫无顾忌地走上前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传播本能以及对传播权力的渴望是参与者“参与动因”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传递本身就是生物体的本能,它是生物体得以保持自身与外界信息畅
7、通,获得安全感的一种生物本能。此外,传播还是一种权力,话语权是当下被认为的一种重要权力,而此前,传播的权力都集中在精英手中,平民大众从来都鲜有掌握大众传播的权力。但这并不妨碍,或者说反而助长了平民对于传播权力的渴望与向往,他们希望有更多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来展示自己的生活。获得传播权力——无论是用DV记录身边的生活,然后在大众媒体上播放,还是参与造星节目,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让他人知晓——这些都是参与者“渴望权力”与“渴望自我支配”的内心动因的外在体现。平民化传播日渐盛行,在某种程度也反应出人们获得传播权力的内心驱动。(二)交往/亲和动机引发参与行动人是社会中
8、的人,每个人都渴望与他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