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课堂应少一些句号,多一些问号

活的课堂应少一些句号,多一些问号

ID:23097063

大小:10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4

活的课堂应少一些句号,多一些问号_第1页
活的课堂应少一些句号,多一些问号_第2页
活的课堂应少一些句号,多一些问号_第3页
活的课堂应少一些句号,多一些问号_第4页
活的课堂应少一些句号,多一些问号_第5页
资源描述:

《活的课堂应少一些句号,多一些问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活的课堂应少一些句号,多一些问号  【摘要】在2010“绿城之春”小学数学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课中,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黄爱华的讲座和他上的课。从他上的课、他写的文章、专家对他的评价中,可以看出,黄爱华老师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他以一个专家型教师的风采展现在我的面前。从他的课堂上,我们青年教师学到了有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本身的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领略课堂教学  笔者听了特级教师黄爱华的课,感想颇多。黄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处处体现出“少一点句号,多一些问号”的新理念,让笔者耳目一新。以

2、下是笔者在观摩课中的一些记录和感想,写下来促进本身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黄老师的课堂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学始于问,经历探究。  学生对时间《时、分、秒》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却是零散的、模糊的,没有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教师以此为出发点,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概括,尝试、质疑,疑中生疑、环环相扣,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他们展现着自己独特的智慧、建构着具有“自我色彩”的知识体系,体验着探究后的成功和喜悦。  特级教师黄爱华执教的《24时计时法》一课,在这段教学过程中,黄老师扮演了一个

3、“无事生非者”6。先出示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8:00、9:30、14:00、18:30、19:00、22:00,又出示了12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早上8:00、上午9:30、下午2:00、晚上6:30、晚上7:00、晚上10:00。黄老师问:上面两种计时法你觉得哪一种好?或者你更喜欢哪一种?(这两种计时法根本没有好差之分,这黄老师怎么提了一个这么蹩脚的问题呢)学生开始回答了,生1:我认为12时计时法好,因为这种计时法我一看就知道是上午还是下午了。生2:我认为24时计时法好,因为它非常简洁,只需

4、要几个数字就表达清楚了,而12时计时法还要写那么多汉字。生3:我反对××的意见,因为我觉得24时计时法一下子很难看出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的几点几分,而12时计时法一看就明白。  渐渐地,大多数学生的意见都倾向于12时计时法了,这时黄老师说道:“我认为24时计时法好,如果你用12时计时法来预告电视节目,外国人不认得“早上、下午、晚上”几个字,他不就看不懂了吗?”请你们继续讨论。经过一阵的激烈辩论后,多数学生的意见又转而认为“24时记时法好”,这时,黄老师说道:“我不同意你们的意见,如果我打电话约一

5、个朋友明天去看球,我肯定说:明天下午4点一起去看球。”而不是说:“明天16时去看球”。请大家继续展开讨论。  这时我们不会再认为这是一个蹩脚的问题了吧。也许,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在揭示了两种记时法的名称后,接下来的工作肯定是引导学生说说两种记时法的异同点及相关练习后就大功告成了。而黄老师的睿智之处,就在于此时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无事生非,兴风作浪”的作用,使一段原本可以平淡的课焕发了夺目的光彩!  二、提供空间,体验成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上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张扬,6“突发事件

6、”增加,这些突发事件恰好是学生“灵光闪现”的具体表现。教学中要及时抓住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把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成功的数学。如特级教师黄爱华一节《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就体现了这一理念,现撷取其中片断与大家共享。  师:“我们反思一下刚刚的学习过程,有不懂的问题吗?有新想法吗?”  生1:“生活当中为什么都用百分数?有没有千分数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有想法,有创新。生活当中的确有千分数。猜一猜,千分数长得什么样呢?”  生2:“我想千分数肯定和百分数相似,

7、也是分子后面挂一个千分号。”  师:“你能通过百分数联想到千分数,很了不起!千分号又长得什么模样呢?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来创造性地设计一个千分号,好不好?”  学生设计千分号,并陆续将作品画到黑板上。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黑板上的作品,先请第一个同学说。”  生3:“我想百分号有两个圈,千分号应该有三个圈。第三个圈没地方放,就放在斜线上了。”  师欣赏地点了点头:“有意思!是啊,百分号有两个圈,千分号不就有三个圈吗!我们看看有几个同学设计三个圈的?”  师生共同欣赏。  师:“6看来比较多的同

8、学都认为千分号和百分号一样,圆圈应该分别放在斜线的上边和下边。第三个圆圈有人放在斜线上面,有人放在斜线的下面,有人干脆放在斜线上或斜线顶端,还有的圈外套着圈,很有个性。(指着其中两幅作品)这两位同学把三个圆圈串起来,或者全放到右边去,我想也有他的道理,免得分子和后面的圆圈混淆。(指着)这有四个圆圈,好像是――”  生4:“我原来也打算画三个圆圈,但是看起来不对称,我觉得还是再加一个美观。”(掌声)  师:“与众不同,有创见!”  生5:“黄老师,我画‘糖葫芦’也是有讲究的。第一个圈比第二个小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