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089744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默会:放手后的美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默会:放手后的美丽 摘要:默会知识又称缄默知识、内隐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无法通过语言文字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发掘默会知识的价值,并使默会知识外化、清晰化,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关键词:默会;体验;行动;观察;倾听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4-0139-02 教学中,我们时常遭遇一种尴尬:很多知识、方法、情感、思想,由于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无法在师生之间进行准确而互动的交流,使学习陷入一种尴尬境地。有的教师简单将此归
2、因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玄之又玄”,归因于学生缺少悟性,其实,这大多是由于教师不了解默会知识理论造成的。教学中,我们何不放手?借鉴默会知识理论,改革语文教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领悟。 默会知识又称缄默知识、内隐知识,是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提出来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无法通过语言文字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所有的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根植于默会知识。一种完全明确的知识是不可思议的,正如波兰尼的著名命题:“我们知晓的比我们能说出的多。”同样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根植于默会知识的明
3、确知识。5 相对于显性知识,默会知识难以规范、难以捉摸,与个体的个性、经验以及所处的情境交织在一起。它更多地需要借助诀窍、个人特长、习惯等表现,而且不易传递、掌握和分享。这一切,恰恰揭示了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感悟能力方面举步维艰的症结。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发掘默会知识的价值,并使默会知识外化、清晰化,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笔者认为借鉴默会知识理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会让我们感受到一份放手后的美丽。 一、激活背景知识 默会知识的获得依赖于认识者与“中心认识”之间背景与知识结构的一致性。同样,语文学习首先是具有个性化的,学习者的知识
4、结构、生活经验、认知能力等“内存”影响着学习效果,只有他们的“内存”被充分激活,与语文学习的材料“接轨”,语文学习才可能顺利进行,学生的默会知识才会增加,语文素养才能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担当“红娘”的职责,在语文学习材料与学生“内存”之间牵线搭桥。5 1.与生活体验联姻。上《社戏》时,我知道农村的孩子都看过戏,我先让学生回忆他们曾经看过戏的场景,有过怎样的的心情,有过哪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体会特定的人物活动;教学时让学生讨论农村生活的乐趣,看戏前的心情,看戏时的乐趣等;结合课文,分析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的性
5、格、人物的命运,促进研究性学习,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这样,在真实的环境中学生就能够更加真切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又如讲解有关对联知识时,我让学生到公园、街道等处收集所能见到的对联,加以评赏;并鼓励学生自己书写和张贴对联。在活动中,学生不仅了解了对联的特点,更切身感受了这一传统文化形式在当今社会的生命力。 2.与主动认知携手。每个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孔子云:“导而弗牵”,要引导学生的认知方式与学习材料携手,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默会认知能力。一篇课文,即使是篇幅短小的,其意义也不是绝对的、唯一的。任何一个读者对它的解读绝非被动地接受
6、,而是主动地思考,建构,能动地创造。所以,我们要重视对阅读主体――学生的尊重,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来判断,来创造。笔者曾在小说《智取生辰纲》一文的教学中,采用“我看名著、我谈名著”为主题的学习方式,摒弃了以往教学中教师抢占课堂,从作者到背景,从电视剧到名著,从情节到形象作大量分析介绍的传统模式,布置学生好好紧扣问题,各自认真阅读原著,再让学生围绕问题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再分组要求学生把讨论的结果写成发言稿。课外,学生热情高涨,大家不但积极钻研课文,而且主动到图书馆阅读《水浒传》,查阅相关资料。课上,我们以学生发言为主,师生共同探讨相关的问
7、题。结果学生的发言十分精彩,虽没有老师的细评细讲,学生的领会却非常深刻。教师上课可能要强调的,学生都触及到了,甚至老师一般无暇顾及的一些精妙之处,都品得津津有味。这样,就充分体现了自主阅读的优越性,拓宽了阅读教学的门路,加深了对作品的分析、理解。 二、丰富实践体验 最好的讲解式教学也不能代替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或亲身参与的方式,去学习和获取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极为重要的个人实践知识――5默会知识。《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实践性很强,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在丰富的实践体验过程中,学
8、生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1.行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