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新课改东风育高素质人才

乘新课改东风育高素质人才

ID:23083968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4

乘新课改东风育高素质人才_第1页
乘新课改东风育高素质人才_第2页
乘新课改东风育高素质人才_第3页
乘新课改东风育高素质人才_第4页
乘新课改东风育高素质人才_第5页
资源描述:

《乘新课改东风育高素质人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乘新课改东风育高素质人才  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这无疑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又一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手握《基础教育o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感慨万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反复咀嚼、仔细体会,发现其中两层含义尤为精辟:其一,“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和“作为施教者的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地位的变化;其二,“学法”和“教法”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变化。  曾几何时,从远古文明到奴隶文明,从奴隶文明到封建文明,中华文明均处于世界前列;从半坡陶器上的符号到殷商的甲骨文,再到孔圣人

2、的开坛讲学,中国文化均捷足先登:公元前1世纪就成书的《周髀算经》记载了“勾三股四弦五”定理早于西方700多年;西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著作,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比例算法,第一次记载了负数概念、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南朝祖冲之早于外国1000多年时间,把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3.1415927之间……;日本、朝鲜、阿拉伯国家长期使用中国教材……;所有这些都是昔日的辉煌。何以能此?昔日孔子、庄子开坛讲学,师徒席地而座,老师发问,从不先下结论,门徒们言论自由,各抒己见,老师从旁点拨,谈笑间“传道”与“得道”

3、得到了有机结合;然而科举起,“学习”、“考试”、“做官”三者结合,教育之风也为之改观;待到明清的“八股文”、“文字狱”6,完全抹杀了生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机械接受,死记硬背,脱离实际,不求实用――教育培养出了能“为官”的“人才”,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科技人才,寥寥无几――中国教育文明走向衰落――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近代中国惨遭西方列强侵略和蹂躏……  新中国的教育发展何去何从?  1.1978年,十年动乱以后,教育战线急需拨乱反正.原教育部在邓小平同志的直接指示下,编就了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和通用教材,小学数学教学进人了以重视“双基”为

4、主要特征的教学恢复期,乃属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在80年代上半期,国门逐步打开,人们清楚地意识到当今社会已处在信息“爆炸”、科技迅猛发展、人才剧烈竞争的时期,一定要把培养人的“能力”提高到重要的地位上来。学校的职能,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于是进入了:“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主要特征的教改发展时期,乃属第二阶段。  3.第三阶段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这时通过教育实践以及毕业生走向社会(包括对外交往)所反馈的信息,发现有的学生虽然“双基”扎实,智力优异,但并不都能成才,其中十分重要的是思想道德品质以

5、及非智力因素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把“培养非智力因素”提到日程上来进行探究,为此教育改革又转向探讨“综合考虑教学过程的各个因素,促进教学过程优化”的问题。所以,第三阶段是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以教学过程整体优化”6为重心的教改深化时期这三个时期,说明了小学数学教改是逐步向纵深健康方向发展的,在广大教师和教科人员悉心研究和大胆实践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再冷静地思考一下,这三个时期仍然都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甚至在社会、家长等方面的压力下,越演越烈。  4.现在教育改革的第四时期开始了,即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的基础教育课程改

6、革期,这比起前三个阶段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明确地提出把“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这一正确的轨道上来。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之一。因此,用“素质教育”的思想来进一步指导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已是势在必行的了。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在我们数学教学中意味着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发展,人人学到必需的数学,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同步增长。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新课程标准

7、给了我们答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我们必须做到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老师的任务就是帮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每堂课上,都会有一些积极的参与者,还会有一些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不参与的。我们老师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认真的倾听、思考,还是神游在外,或者很被动地接受。我们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深入各个小组的讨论,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从而灵活地组织课堂活动。6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

8、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转为通过自主探索、实践等亲身体验的学习;教师由过去的“传输者、浇灌者”变为“引导者、协调者”。新课程渴望更多精彩的答案是从学生的嘴里说出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