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还在路上

文学还在路上

ID:23083333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文学还在路上_第1页
文学还在路上_第2页
文学还在路上_第3页
文学还在路上_第4页
文学还在路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还在路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学还在路上  莫言出身于山东高密县(现高密市)大栏乡平安村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是个特别喜欢说话的“炮孩子”(《四十一炮》里的炮孩子就有他自己的影子)。因为总是“乱说话”、“说错话”,他可没给父母少惹麻烦,常常因为被别人告状而换得父母一顿暴打。  后来,莫言离开学校,独自回到生产队放牛、放羊、割草,干一些半劳力的活。每天,他赶着牛羊从学校门口走过,看到校园里欢蹦乱跳的学生,心里既羡慕又嫉妒。来到原野里,面对着一望无际的田野和荒草,莫言感到非常孤独和无助,他学会了“自言自语”,每天对着牛羊和草地嘟嘟哝哝。父母和工友们一度很担心,都觉得他“有毛病”。后来,他把名字里的

2、“谟”字拆开用,取名为“莫言”,告诫自己少说话。  尽管用了这个笔名做警示,莫言还是觉得自己“一句话也没有少说”,在他看来,讲真话是一个作家非常宝贵的素质。讲假话的作家对社会无益,对百姓无益,更会影响文学的品格。  童年的记忆:饥饿和孤独  莫言从饥荒年代走来,“记忆最深的就是饿”。  童年时,因为赶上三年自然灾害,莫言几乎瘦成一根豆芽,一颗大脑袋显得更加突兀。“5小时候就像一个小动物,每天一睁开眼就是想怎么搞到吃的东西来填饱肚子。我当时整天低着头到处寻觅,就想找一点吃的东西,树上的叶子、地下的蚯蚓、草里的蚂蚱、榆树的叶子,什么都吃,所有榆树的皮都被我们扒光了。”

3、为了填肚子,他甚至连煤块都敢啃。1961年春天,村里的小学拉来了一车亮晶晶的煤块,莫言和小伙伴一拥而上,每人抢起一块煤,咯嘣咯嘣啃起来,觉得那煤块真是越嚼越香,“味道好极了”。  大人给孩子们吃野菜团子,有一种全是刺的很扎嘴,他咽不下去。奶奶就“赏赐”给莫言和他姐姐每人一小片红薯干。那时才五六岁的莫言,老觉得分给姐姐的那一片大。抢到手后觉得自己手里的小,于是又抢回来。如是抢了两次,莫言的姐姐就哭了。  “我们那些孩子,10岁以前是没什么衣服可穿的,到了我20岁的时候,每年也就两件衣服。春秋天一件褂子,冬天就是在褂子里再添一件褂子,中间蓄上一点棉花就完事了。对上世纪

4、60年代中国农村的孩子来说,我们的生活是没有跟文学、艺术有关的联想的,唯一有联想的就是食物。最大的梦想就是吃顿饱饭,脱离农村,到城市去。”  莫言十几岁时,邻居有一个当过中学语文老师的大学毕业生,会在劳动的间隙给他们这群孩子灌输一些文学的话题。有一次,他告诉莫言,自己在济南时认识一个作家,“特别腐败,一天三顿吃饺子!”莫言一听就傻了:“这还是人吗?这不是神仙吗?”因为莫言他们一年都吃不上一顿饺子,只有在年成好的时候,大年三十才能吃上一次。还是两种皮的,一种是白的,一种是黑的、粗面的。从此以后,莫言就立志要当上作家。“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我看来,已经是非常伟大、非常远了

5、。我问那个邻居,如果我写出一本书来,是不是就能一天吃上三顿饺子了?他说,当然可以,我保证……”5  饥饿,是莫言刻骨铭心的童年记忆。他也将这种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印记,写到了自己的多部作品之中。  还有一个就是孤独。“文革”期间,莫言因为家里成份不太好,读了五年书就辍学了,每天天一亮,莫言就要牵着一头生产队的牛和一只自己家的羊去放。“在那个三县交界的地方,土地很辽阔,周围几十里没有村庄,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每天就只能跟一头牛和一只羊对话。那段日子培养了我跟大自然的一种特别密切的感情,我觉得我可以和动植物对话。我经常躺在草地上,跟天上的鸟对话,鸟不理我,我就睡着了。过一

6、会儿,可能牛会把我顶醒,因为它已经吃饱了,我一看它的肚子鼓鼓的,就一块儿回家去了。饥饿和孤独,是我小时候的两个很重要的主题,后来也变成了我创作的两个很重要的主题。”  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颁奖词的关键词之一,是莫言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其实,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熏陶从莫言的幼年就开始了。拿他的话说就是:恐怖故事听多了,经常感到恐惧,吓得割草都割不着。可是,越恐怖越想听,越想听越恐怖。  村子里、炕头上的恐怖故事听多了,莫言就会自己乱寻思。比如,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人在桥头走路,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嘿嘿笑,可是回头看又没有人。还有一天晚上,莫言在自己家的大门口,

7、看到远处田野里仿佛有一个橘黄色的球,被两只狐狸抛来抛去……“在小时候的我们看来,村子里的鬼怪无处不在,所以,我们村80%的男孩子会尿床,都是因为吓得憋着不敢去尿,最后只好尿在了炕上。”莫言觉得,自己的各种怪诞想象和小时候的农村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5  最初的梦想,一直在手上  小时候,莫言偷拿过叔叔的一支博士牌钢笔,被父亲好一顿批评:“你连铅笔都使不好,还用钢笔?”  2005年12月,莫言获得了香港公开大学颁授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当真正的“博士”入怀,莫言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并问他:“您还记得当年嘲笑我用博士钢笔的事儿吗?”父亲呵呵地笑了:“有

8、这事儿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