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032581
大小:4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03
《届高考政治哲学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题型一: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什么)哲学道理(或蕴含着什么哲学道理)?此题型要求同学们根据设问中的指导语和背景材料选定答题时所用的基础知识和答题的方向、范围。这类题发挥的自由大、难度大、灵活性和综合性强。从答题上看,要善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所谓归纳,就是命题体现了我们所学的哪些原理,也就是把命题内容翻译成原理。所谓演绎,即命题材料是怎样体现你所归纳的原理的,通俗的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这种题型有时会缩小考查范围,如体现什么唯物论原理、什么辩证法原理、什么认识论原理、什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例一(08年重庆卷第39题)材料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邓
2、小平南方讲话,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1999年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为包括西藏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材料五:在党中央正确领导和其他地区大力支持下,近30年来西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本地区的自然、人文、社会状况,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有西藏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材料六: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变化情况表 年份人均生产总值(元)各产业的产值(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783753.371.841.441992146816.594.4612.241999416634.1924.0047.4220071210955.33
3、96.57190.29(资料来源:《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2007年西藏自治区统计公报》)(8)结合材料四、五、六,概括西藏走特色发展道路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0分)解析:立足西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状况,考查了唯物论中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西藏地区的特殊性,根据实际情况重点发展本地的优势产业,考查了辩证法中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在党中央正确领导和其他地区大力支持下考查了辩证法中的整体与局部、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等。参考答案:①立足西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状况,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
4、有能动作用的原理;②在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具体分析西藏地区的特殊性,根据实际情况重点发展本地的优势产业,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③结合国家发展大局和西藏的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国家整体发展和西藏本地发展的关系,立足本地实际,勇于探索,同时利用中央和其他地区的扶持与帮助,体现了整体与局部、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另外,江苏卷35题(2)问,上海卷35题(3)问,也属于此类型(略)。题型二:运用xx原理(或所学的xx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要求同学们运用给定的特定原理,分析阐明材料中的实际问题,不需要同学们分析其内含的哲学依据。
5、在解这类题时,应做到以下四点:第一,回顾原理内容,理清这一原理的内涵及方法论要求;第二,仔细阅读材料,理清题意,审好题,答出原理的具体内容;第三,把原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一般道理)分析实际问题(具体),说明理论的正确性;第四,综合回答,首尾呼应,得出结论,表明态度。例二(08年全国Ⅰ卷第39题)⑹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解析:基本思路是首先需要指明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内容(略),然后把原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首尾呼应,得出结论。参考答案:(6)整体和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国家与民族自
6、治地方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国家整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国家作为整体在矛盾统一体中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强大了,民族自治地方将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部分的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了,国家整体将更加强大。题型三: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不直接指明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所要运用的知识在设问中也无明确的体现,需要考生自己去体会、去分析。这类试题往往难度大、能力要求高,学生感觉无从入手,或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蛮不讲理”、废话连篇。因此,要求我们尽量从材料中归纳出符合题意的哲学原理。答题格式是“原理
7、+方法论+材料”另外,这种题型还有可能以其他面目出现:如用唯物论原理回答(这样可以从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入手);用辩证法原理回答(可以从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规律的观点、内外因的关系、质变量变关系原理等去思考);用认识论回答(如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科学理论的指导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回答(如历史创造理论、社会存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