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哲学发展前史略论

论《老子》哲学发展前史略论

ID:23029014

大小:5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3

论《老子》哲学发展前史略论_第1页
论《老子》哲学发展前史略论_第2页
论《老子》哲学发展前史略论_第3页
论《老子》哲学发展前史略论_第4页
论《老子》哲学发展前史略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老子》哲学发展前史略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老子》哲学发展前史略论《老子》哲学发展前史略论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老子》哲学发展前史略论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世界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理几个阶段发展而下形成的。对其进行解读,可以认识到老子哲学的发展轨迹,也有助于把握中国古人思维认识能力的深化过程。  1神话是古人对世界起源、自然环境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  神话探讨的主题是从人类到自然界到宇宙的起源理由。但当时,“人对辽远未知的事物,都根据已熟悉的近在手边的事物去进行判断”①,表现为一种摘要:老子哲学的形成经过了神话描述、实物剖析

2、、抽象提升和本体哲理四个阶段。这是一个对神话的俗化、从世界状态到世界本源的认识、再到世界本体抽象的过程。它决定了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命题的构成。  关键词:神话水老子  :C:1672-1578(2010)04-0192-02    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发展较为成熟的阶段。它经历了神话描述、实物解释和抽象提升和本体哲理几个阶段发展而下形成的。对其进行解读,可以认识到老子哲学的发展轨迹,也有助于把握中国古人思维认识能力的深化过程。  1神话是古人对世界起源、自然环境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  神话探讨的主题

3、是从人类到自然界到宇宙的起源理由。但当时,“人对辽远未知的事物,都根据已熟悉的近在手边的事物去进行判断”①,表现为一种极端的人类中心观念。如《绎史》卷一引徐整《五运历年记》云: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理),肌肤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盘古开天”首先探讨了世界的产生,从人的生命系统一体化得出自然系统一体化,及人与自然的一体化结论。在低下的生产力水平

4、下,古人只有通过想象把自然力拟人化,来表现自己对自然力的理解,这是综合了原始仿生观念、原始宗教观念和原始哲学观念的一种原始的意识形态。可见,“神话思维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和严密的逻辑,而是具体的表象和感情的体验。这些具体的表象并不是现代意识中的作为单纯客体而存在的认识对象,而是种种与原始人主体意识密切相关的、支配着他们的思维结果的实在。”②人们幻想战胜大自然,甚至通过想象,虚拟超人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正如《淮南子·览冥训》所云: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

5、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古人对自然既依托又敬畏,从而产生对存活的压力感,人们幻想以补天治水、杀恶兽猛蛇、抵御自然灾害以表现其抗争性,体现为大无畏精神。反映了古人与自然既矛盾又和谐的关系,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人生的种种现象是以一种与主体密切相关的感受去体验,并幻化出一种超自然和人性的神,通过设计神的具体活动表达自己的解释。社会意识中的人类中心观念也得到进一步强化。《淮南子·本经训》云:  “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

6、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这反映了早期人类与自然的斗争状况,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它更多的是通过各种社会行动而不是纯粹的想象来表现。尧之所以在中国文化史上既人既神,是因为他不仅统序了天下,张扬了人类,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给人类的存活信念以无尽资源,它象征的创造力把人的存在秩序化,并演绎为一个有作用的世界。作为一种观念,对于生活于其规范作用中的人们来说,它具有终极价值,

7、③并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取向。但这种“秩序化”也必定导致原有神人关系的蜕化。  早期的神灵与世隔绝,人神相距遥远,交通不畅。“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表记》)但先民在敬畏时,又因好奇而设法接近它,神灵被俗化,人神之间的距离感也开始模糊。“及少皡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蒸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国语·楚语》)对此,顾炎武说:“三代之上,人人皆知天文。

8、‘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晨’,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日知录》卷三十)神人不分导致了“人人皆知天文”,促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样,世界的神性在逐步剥离,而大自然的物形也不断明晰,甚至认为所有生命形式都有亲族关系,人的认识开始以抽象概念来取代神话描述。可见,从本源上看,“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