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老子》哲学“德”论探赜

简谈《老子》哲学“德”论探赜

ID:23026917

大小:5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3

简谈《老子》哲学“德”论探赜_第1页
简谈《老子》哲学“德”论探赜_第2页
简谈《老子》哲学“德”论探赜_第3页
简谈《老子》哲学“德”论探赜_第4页
简谈《老子》哲学“德”论探赜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谈《老子》哲学“德”论探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谈《老子》哲学“德”论探赜简谈《老子》哲学“德”论探赜导读:摘要:在《老子》哲学产生之前,“德”就具有较为丰《老子》哲学“德”论探赜由优秀站..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富的内涵,且有着久远的发展历程。《老子》第一个把“道”提升为哲学概念,明晰地阐述了“道”与“德”的辩证关系,并对“德”给予了多角度的描述。由于落实区域的差别,“德”在老子哲学中一方面表现为“道”的功用,另一方面表现为现实层面的“德”。最终“德”通过“虚”、“静”等达到向“道”的回归。  关键词:道;德;虚;静  1004-0544(2011)09-0054-04

2、    一、“德”的作用溯源    “德”的作用发展历程可谓源远流长。据现有甲骨卜辞材料证明,“德”的观念应出现在殷商时代。甲骨文中“德”写作从行从横目之行,意思是指人在路途上张望,看清了路途后的所得,此当为“德”的源初作用。依此来看,殷人所指的“德”当为“得”的意思,与《释名·释言语》中所说:“德,得也,得事宜也”相符合。如卜辞中有“王德正(征)”、“今春王德伐土方”、“王德方帝受我[又(佑)]”这几处的“德”均可通假作“得”讲,意谓可得的意思。《尚书·盘庚》篇中亦有例证,如“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朕及笃敬,恭承

3、民命,用永地于新邑。”、“非予自荒兹德”、“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朕邦。”这几处的“德”解释为“得”作用较为合理。  历经西周的朝代更替,“德”观念也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变化。最为明显的便是周文王“敬德保民”观念的提出,这意味着当时人们已将关注的目光由神灵转向人间。如《诗·清庙》日:“秉文之德,对越在天。”《尚书·君爽》中有:“我道惟宁(文)王德延。天不庸释于文王受命。”表明此时已有摆脱殷人“德”范畴的趋势,相信人具有美好的“德”是统治得以长久的保障,这一思想在周朝漫长的统治中一直有着至为关键的影响。到了

4、春秋时期,社会的巨变导致人们思想不断分化、裂变,这对老子的“德”论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    二、《老子》“德”的内涵    老子对“德”的描述是多角度的,如“玄德”、“上德”、“有德”、“无德”、“失德”、“广德”、“建德”、“贵德”、“尊德”等。而这些又大体分为两层,一是彰显“道”之“德”;二是现世层面上的“德”。    1.“道”与“德”  《老子》二十一章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意谓“德”是与“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从属于“道”的。《管子·心术上》说:“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指出“德”是从“道”而来的,万物

5、得此以存活。《庄子-天地》篇曰:“物得以生,谓之德。”指出“德”是万物从“道”所得的特性。韩非日:“‘德’者。‘道’之功也。”同样认为“德”是“道”功用的表现。可见,此章说出了“道”与“德”关系的一个方面,因为“道”是无形的,内化于万物的过程中,又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介来体现:即“德”,才能层层落实。二十三章日:“故从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德之。”此章从政治论的角度对“道”与“德”给予了具体的解说,“道”是无所偏私的,无善无不善,却体现了“至善”。老子认为统治者的一言

6、一行,当按照“道”的法则行事、要和于“道”、同于“德”,反之,则是失“道”,失“德”之人。可见在政治论领域,“德”同样是与“道”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道”的进一步的落实与展现。三十八章对“道”与“德”给予了精辟的论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韩非对此解释日:“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神不淫于外则身全,身全之谓德。德者,得身也

7、。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为之欲之,则德无舍;德无舍则不建全。用之思之,则不固;不固则无功,无功则生于德。德者无德,不德则在有德。故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韩非的解释对“德”与“得”作了明细的区分,深切《老子》文义,甚为精辟。首先,韩非认为,老子论述的“德”从主体和上看已不同于殷商、春秋早期时代的“德”(得)。再者,韩非指出了《老子》的“德”是内化于万物的,“德”惟“道”是从,有“德”之人从不自以为有德,一切得失都合于自然;无“德”之人却处处追求外在的名利,执着于“德”的形式,这种“德”表面上看来

8、是有“德”,其实是外得而内失,实是无“德”。  春秋末季的欺世盗名者往往利用礼仪制度之形式来窘祸人心,致使人们远离大“道”,逐步迷失了自我,丧失了自身的“德”。王弼对此亦有精辟的论述:“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焉。何以得德?由乎道也。”Ⅲ此解释言简意赅,文义通畅,直接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