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026715
大小:7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03
《试议公共财政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议公共财政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公共财政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公共财政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高等教育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它一些基础性学科则发展滞后,导致人才供给的科类结构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相脱节,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未来我国应该加大对社会需要的冷门学科和基础学科的财政投入力度,保障这类学科的办学规模和质量,推动不同学科专业的均衡发展。 二、财政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依据 1.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 摘要:在一个倡导公平正义的和谐
2、社会中,公共财政对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界定财政责任、履行财政义务首先需要明确在现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程度下何为高等教育均衡,需要全面掌握我国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目前状况。本文通过探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外延,认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理由主要表现在办学层次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均衡和学科发展不均衡三方面,且以实证数据验证了上述不均衡现象的存在程度,并借鉴国际经验,从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角度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倡议。 关键词:公共财政;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1000-176X(2011)10-00
3、76-08 收稿日期:2010-07-20 简介:闫坤(1964-),女,辽宁大连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与财政理论研究。E-mail:Yan_kun2002yahoo.. 一、高等教育均衡的内涵与外延 1.高等教育均衡的内涵 对于高等教育均衡的认识,理论界尚未形成比较权威的观点和见解。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均衡应突出“协调、平衡”之意,主要强调高等教育和区域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重点关注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和均衡发展。也有学者认为,教育结构的平衡与协调是相对作用上的概念,绝对的平衡是不可能也不存在的,
4、因此所谓教育平衡,一是相对每个地区而言,尽可能地实现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协调互动;二是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措施,适度缩小城乡、地区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 本文认为,高等教育均衡是高等教育系统动态均衡、相对均衡、特色化均衡和整体协调均衡的统一。动态均衡是指,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实力和自身发展规律,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是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螺旋交替,从低水平均衡到高水平均衡的逐步提升;相对均衡是指,均衡发展不应是简单的平均分布、均等发展或削峰填谷,实质应是“造峰扬谷”,根据不同高校类型或不同区域状况分别规划、分类发展;特色化均衡是指,鼓励
5、不同区域或不同类型的高校,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自身的特色发展道路,避开重复建设,最终实现优势互补、特色发展;整体协调发展的均衡,则突出了整体性,当非均衡目前状况超出社会公众的可接受范围,影响到高等教育系统乃至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时,政府有必要重点扶持落后地区,以实现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2.高等教育均衡的外延 结合上述高等教育均衡的内涵,本文认为高等教育均衡的外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高等教育办学层次的均衡。重点要处理好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关系。前一阶段,我国本科院校的招生比例不断增长,而高职高专类院校的招生
6、比例却有所萎缩,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型,人才供给层次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层次相脱节。因此,未来我国应该积极鼓励高职高专院校发展,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此类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改善我国人力资源的层次布局。 二是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均衡。重点要处理好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受到改革开放后我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区域间高等教育也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发展态势。东部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充足,教育科研水平相对较高,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逐步形成良性互动;而中、西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科研能力普遍较低,尚未形成高等教育与区
7、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的态势。因此,我国需要适度提高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的办学水平与生均经费支出标准,推动区域间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是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均衡。重点要处理好理论学科与应用学科、热门学科与冷门学科之间的关系。前一阶段,受到成本分担制度与财政拨款模式的影响,我国经管、法律和计算机等热门学科和应用学科的教学点迅速增加、规模迅速扩大,而农林等冷门学科和其它一些基础性学科则发展滞后,导致人才供给的科类结构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相脱节,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未来我国应该加大对社会需要的冷门学科和基础学科的财政投入力度,保障这类学
8、科的办学规模和质量,推动不同学科专业的均衡发展。 二、财政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依据 1.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 目前理论界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基本达成共识,认为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1],具有一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