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015016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2
《探讨新时期新闻报道应注意的法律理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新时期新闻报道应注意的法律理由新时期新闻报道应注意的法律理由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新时期新闻报道应注意的法律理由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法律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使得从案件当事人获知信息的渠道受到限制。本次修订还增加了“沉默权”制度,要求“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这使侦查通讯、案件典型报道等新闻题材不像之前那样容易开展。 二是增加了触及法律“红线”的风险。保密、沉默权等制度的设置摘要:本文以“雷政富事件”为例,对新时期新闻报道应注意的法律理由进行了分析
2、。某些新闻媒体对“雷政富事件”的报道存在四方面理由:缺乏专业知识,导新时期新闻报道应注意的法律理由由优秀站.提供,助您写好论文.致报道失范;传播虚假信息,误导公众判断;触犯法律底线,引发新闻侵权;存在“媒介审判”,影响司法裁判。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预防法律风险的三点倡议: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关注立法变化,更新知识储备;了解受众需求,转变报道思路;提升专业能力,谨守新闻原则。 关键词:新闻报道法律理由风险预防 【】A 法律和大众传播都是专业性极强的知识与话语系统。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处理好与法律的关系,一直是新闻媒体关注的话题。当前信息传播内外环境发生的深刻变
3、化,国家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公民法律素养的不断提高,对新闻媒体而言则意味着要求更严、空间更小、风险更高、责任更重。以中央电台为例,随着全台节目影响力的提高,因新闻报道引起的法律纠纷也逐渐增加,自2011年至今的两年时间内,新闻侵权诉讼就占中央电台诉讼的70%以上。特别是《关于加强X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与新《刑事诉讼法》的生效,将在很大程度上转变新闻领域的现有规则,编辑、记者如果不及时跟进学习,仍然按老规矩办事,不仅会影响专业声誉,也很容易触碰法律底线,结果是涉嫌非法获取信息或者侵犯他人权益,最终引起纠纷甚至诉讼。 一、“雷政富事件”报道中出现的法律理由 2
4、012年发生的“雷政富事件”,从11月不雅视频在X上传播开始,传统媒体、互联X乃至微博对该事件的关注与报道铺天盖地、纷至沓来。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各种法律理由,梳理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缺乏专业知识,导致报道失范 在法治社会中,新闻报道对法律的涉及与运用不可避开。如何运用自身知识,将法律术语转化为浅显易懂的百姓用语,同时又不失专业规范,是对相关新闻从业人员专业素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法制新闻被业界公认为“专业知识最为密集领域”的理由。 但是“雷政富事件”的一些报道中,仍然存在报道失范现象。比如部分报道中“犯罪嫌疑人”与“罪犯”、
5、“询问”与“讯问”不分,把司法程序与纪检部门的“双规”混为一谈,这都直接引起了公众对新闻媒体专业能力的质疑。更有一些媒体为抓住受众眼球,主动使用一些非理性甚至耸人听闻的词汇,这显然与客观、公正的法律原则相悖,也不符合新闻报道客观公允的基本规范。 2.传播虚假信息,误导公众判断 在舆论热议话题中,速度往往成为媒体追求的第一目标,信息的真实性与安全性经常被忽略。特别是在案件报道中,一些重要信息还未经过验证,就被X络甚至是传统媒体直接引用,摆在了公众面前。这在误导公众判断的同时,也是对媒体公信力的一种伤害。 2012年11月24日,一名加“V”认证的新浪微博
6、X友贴出图片并称图中女子为雷政富的“干女儿”,立即成为热门话题,一些大型商业X站甚至新闻X站纷纷转引。可是此消息随即被证实为虚假信息——照片为厦门某女大学生的艺术照,与雷政富并无关系。但是此信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事人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 3.触犯法律底线,引发新闻侵权 新闻媒体负有传播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的社会职责,本身就应当是守法、护法的典范。但是针对“雷政富事件”的一些报道超越了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人格权。 一是侵犯名誉权理由。上文中提到厦门女大学生无故与雷政富“扯上关系”,就是典型的名誉诽谤理由。而在“雷
7、政富事件”中,最典型的就是所谓雷政富“相由心生”的理由了。从2012年11月27日开始,关于雷政富相貌的讨论成为舆论焦点,有人将其相貌形容为“鬼斧神工,把历史上的各种难看、猥琐、丑陋熔于一炉”,有人将“雷政富”3个字解读为“雷人长相、政府官员、富得流油”。虽然舆论对于腐败官员的痛恨可以理解,但是这种挖苦他人相貌涉嫌人格侮辱的报道,显然有违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从法律角度上说,就是一种名誉侵权行为。 二是侵犯隐私权理由。无论雷政富是否有罪,罪有多大,作为一名公民,其应享有最基本的隐私权毋庸置疑。特别是在我国,由于所谓“公众人物”制度并没有立法依据,也鲜有判例支
8、持,针对官员的隐私报道并不会得到法律支持。例如对其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