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教学论试卷

语文课程教学论试卷

ID:23014575

大小:1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2

语文课程教学论试卷_第1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试卷_第2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试卷_第3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试卷_第4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课程教学论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课程教学论试卷一、填空题。(10分)1、高中语文课程中的三维教育理念具体包括情感﹒态度:教会学生学会做人,,能力:教会学生学会生活。2、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知识接受原则具体展开为三大原则,即博学原则、、选择原则。3、按教育部的要求,普通高中新课程由、科目、板块三个层次构成。4、文学教学的审美化原则体现在审美性原则、、情感性原则、、主体建构性原则、。5、在小说、戏剧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整合、比较、、人物语言品读。6、写作教学中的逻辑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分析、和综合等。7、论述类文本指的是摆事实、讲道理的

2、文本,主要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通常称之为。二、教学设计。1、为《蒹葭》设计两个不同的导入,并说明设计意图。(15分)2、设计一段课文的教学。(25分)《散步》的末段: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3、根据板书设计的要求给《愚公移山》计一则主题板书。(20分)三、案列评析

3、。(30分)1、结合朗读的功能和朗读教学的要求,对韩军《登高》教学实录中的朗读教学进行评析。(10分)2、结合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对王崧舟《枫桥夜泊》教学实录中教师在教学中对课程资源的引入和利用方面进行评析。(20分)答案:一、填空题:1、价值观:教会学生学会认知2、持久原则3、学习领域4、形象性原则,多元开放原则,知人论世原则5、感性化、迂回6、演绎7、议论文二、1、⑴、导入:播放邓丽君唱的《在水一方》歌曲以及MV导入新课《蒹葭》。此设计的目的是:古老的诗歌加上现代流行的旋律,古今融合。别有一番风味,让学生先

4、被乐曲震撼一下,渲染气氛,再走进文本,激活课堂,先声夺人,使学生顿生兴趣,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⑵、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是哪吗?是《诗经》。《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教师由《诗经》引入《蒹葭》,不仅是为了讲解《蒹葭》,更重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品味《诗经》的美。2、让学生齐声朗读《散步

5、》最后一段然后回答以下几个个问题。“我”和妻子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教师明确: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一个家庭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所以说背起来是整个世界。作者的意图已经超出了事情的本身,实际上对老人的尊敬,对孩子的爱护,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3、这个板书设计反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同时也显示了教学流程。它既便于教师归纳总结,又便于学生思考记忆。—一愚公移山———《列子》(寓言)不利条件有利条件方七百里,高万仞—

6、—山之高大杂然相许——家人的支持年且九十——年龄之高跳往助之——邻人的参与叩石垦壤,箕秘一工具之简陋子孙荷担者三夫——人力之单薄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之遥远笑而止之——智叟之嘲笑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一愚公发展的观点..........——一对比衬托————一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三、1、韩军《登高》教学实录朗读有助于熟悉和欣赏文学作品,更能深入体味文字作品。有助于展现文学作品内涵,增强艺术感染力,是一种高尚的艺术享受。要求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深刻理解作品主题。

7、熟悉作品中人物和情节。依据作品展开想象。使用正确规范的普通话进行朗读。停顿、速度、语调。韩军在讲《登高》这首诗钱的课前导入用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讲了一个凄楚悲凉的电影故事——杜甫的悲惨遭遇。讲完这个故事又放了一首悲凉的音乐阿炳《二泉映月》。这为教师韩军的朗读营造了一种悲伤、凄凉的氛围。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韩军进行朗读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更能这首诗的意境中。教师也能收到良好地教学效果,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学生问老师问学生为什么朗读的这么好时,老师韩军告诉同学们是因为他十分了解作者杜甫。因为了解杜甫的遭

8、遇所以在朗读时更能带着感情朗读。要朗读好一首古诗应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深刻理解作品主题。于是教师韩军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作者理性的理解《登高》。韩军老师以朗读为契机引导学生理解杜甫《登高》的内涵。反过来,学生对诗歌《登高》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这首诗的朗读。..........要想学生更好的把握这首诗的感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