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地图教学

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地图教学

ID:23008208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2

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地图教学_第1页
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地图教学_第2页
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地图教学_第3页
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地图教学_第4页
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地图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地图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地图教学本文主要分析怎么引导学生学会读图,并掌握读图的方法和技巧呢,同时,总结教师在教学中怎样使用地图进行地理教学。关键词:地图;地理教学;读图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更是获取地理知识以及进行地理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普遍的教学手段,对其运用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从这层意义上说,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一、紧密结合地图进行地理教学,逐步养成学生运用地图的意识和习惯。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使用地图的技能,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

2、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新教材必修三(人教版)中的“西北干旱区”教学中,学生对该区的自然特点---“干旱”的成因难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中的地形图,得出结论:该区深居内陆,受一系列山脉的阻挡,暖湿的夏季风难以到达,因此形成了干旱的环境。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读出西北大概的经纬度位置,确立空间方位,大体在东经120度以“西”,北纬40度以“北”,在我国位居西北,故称“西北地区”,以后在考试中,即使出现只有经纬度的图,或无图而给出经纬度数,学生也可以第一时间知道是考西北区域的知识了。再让学生自己找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昆仑山

3、一线,正是该系列山脉的阻隔,故而“春风不度玉门关”,使得西北地区形成干旱的自然环境。学生自己从图中读出,分析归纳出结论,知道用图的重要性,比死记硬背好多了。也引起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二、在地理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用图养成了运用地图的习惯还不够,在教学中,我们还得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地图,获取所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让学生明确并掌握地图的三要素。即: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正如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使用地图的工具及方法,我们的教学就能事半功倍。2、关注学生用图的技能。首先要读图名,了解该图要表示的主要内容;其次是根据经纬X确定

4、各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范围,根据等高线原理看出地面的起伏,地形的种类等;第三步才是地理主要分布规律的读取或地理成因的分析。此时,要特别注意读取图中的各种数据,对于复杂的插图,还要善于将其分解或化简,使其易于掌握,教学中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读出地图本身揭示的内容。(1)按地理事物的空间顺序读,这种方法适合阅读反映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地图,如气温分布图、人口分布示意图;(2)按地理事物的时间顺序读,适合于阅读表达地理事物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地图,如地球公转示意图、人口增长图等;(3)根据地理事物内在因果关系读,适合于阅读揭示地理事物内部联系的地图,如人地关系

5、相关模式图、气候形成示意图等。3、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读图训练(1)文字语言向形象化语言的转化。初学读图时,理解课文的能力高于理解地图的能力,往往习惯于读书而不习惯于读图。因此,开始读图时应从文到图,把课文中描述的地理事物的方位、范围、大小、形状、高低、水系、城镇、交通线等,在地图上找出来;即把文字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形成初步的地域(分布)观念。这是依靠课文辅助读图的过程。(2)地图、课文相互转化。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地图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地图回忆思考、表述地理知识。①图转文:将图中的信息用简单明了的文字或表格总结出来,既便于学生理解,又便于记忆。②

6、文转图;将课文中的文字信息变为图表形式:如通过文字的语言叙述可转化为一幅图的形式。三、运用地图还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我们不能为了用图而用图,而是应把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类型的地图及图表解决地理问题或实际问题放在首位。独立运用地图,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先分析各自然要素、经济部门和城市特点,阐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描述这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再对照课文,检查是否有错误和遗漏,是否抓住了重点和特点,并检查失误的原因,然后进行修正和补充。经过图文结合的反复训练,使学生形成图文统一的、系统的、完整的、巩固的地理知识。1、地理课堂读图,围绕地图精心设

7、计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精心设计问题,即有利于学生由易入难的接受规律,又能令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成功回答问题的喜悦,也能使学生阅读,使用地图的习惯得以形成,为地理教学的顺利实施打下基础。2、在平时的考试中,我们应侧重提高学生解题能力。(1)挖掘信息。地图中的显性信息主要有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河流、资源能源、交通线路等,要引导学生善于用显性信息分析挖掘隐性信息,像气候、植被、水文、农业生产的方式和特点、工业生产布局和特点、城市的规模变化等。(2)提炼信息。通过对上述自然、经济要素的分析,懂得各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让学生

8、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的整体性以及存在的地域分异。(3)抓住解题关键特殊经纬线、区域轮廓特征、重要河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