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001860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2
《论政府会计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政府会计改革政府会计改革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政府会计改革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政府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体系之外。在现行的政府会计体系中,由于采用了收付实现制的计量基础,难以反映这些债务信息,从而无法在财务风险发生时加以防范。 2.忽视受托责任。收付实现制中的受托责任局限在的使用,忽视了政府管理资产和负债的受托责任。我国目前仍然处于对投入式预算完善的阶段,主要根据预算科目的设置反映预算资金的投入情况,而【摘要】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逐步推进了政府会计体系的改革:实行了政府集中采购、国库集
2、中支付、部门预算编制等数项措施。但从实行的结果来看,依然存在一些理由需要解决。文章对中国政府会计的目前状况进行了综述,就中国政府会计目前存在的理由进行了总结汇集,就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会计基础对政府财政的不同作用作了概括,并以海南医学院试点为分析案例,为中国政府会计改革提出了可能的方向。 【关键词】财政改革;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一、政府会计应用权责发生制的目前状况 (一)政府会计目前状况概述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了针对财政预算管理方面的一系列改革。这一阶段的改革取得很多成果:建立
3、了集中性政府采购制度、部门预算制度以及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同时,随着我国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深入,对政府会计的核算与改革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财政部对五类事项规定可以采取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1)预算已经安排,由于政策理由,当年未能实现的收入;(2)预算已经安排,由于用款进度等理由,当年未能实现的支出;(3)动用中央预备费安排,因国务院审批较晚,当年未能拨付的支出;(4)为平衡预算需要,当年未能实现的支出;(5)其他符合规定的情况。由此看出,我国目前已经在实行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度。必须注意的是,尽管我国政府会计及预算在不
4、断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理由。 (二)政府会计目前存在的理由 我国的政府会计长期以来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运转。这样的会计制度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政府会计的发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负债信息不完整。目前的会计体系只关注流量,忽视了其他可能影响政府当前和以后提供产品和服务能力的资源流动。政府的开支大部分只有在付出的时候才进行记录。然而,我国各级政府目前存在的大量债务信息没有在政府会计中得到及时反映,比如说社会保险基金的核算就是游离在政府会计核算体系之外。在现行的政府会计体系中,由于采用了收付实现制的
5、计量基础,难以反映这些债务信息,从而无法在财务风险发生时加以防范。 2.忽视受托责任。收付实现制中的受托责任局限在的使用,忽视了政府管理资产和负债的受托责任。我国目前仍然处于对投入式预算完善的阶段,主要根据预算科目的设置反映预算资金的投入情况,而没有对预算拨款从开始到付款结束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也就是说,在投入式预算下,支出使用者只需要对资金的投入负责而不必关心投入之后的结果,那么与政府绩效密切相关的政府活动成本核算也就无法得到保证。 3.资产信息失真。过去我国政府会计没有对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做出区分。当政
6、府支出中出现跨期的资本性支出时,在收付实现制下付现日就作为费用进行核算,因此无法正确反映这类支出的价值和服务年限,长久下来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信息失真。也就是说,我国目前的政府会计制度无法准确地反映政府所拥有和消耗的资源,无法通过核算政府成本来进行财政绩效评价。 二、政府会计进一步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 在讨论我国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驱动力时,结合德国LUDER教授建立的政府会计环境评估模型能够更清楚地反映理由。LUDER教授通过对一些工业化国家政府预算和政府会计进行研究,建立了一个由四个模块组成的能够详细分析
7、引起政府会计改革动因的模型(图1)。 在图1的模型中,激励因素、信息使用者和信息提供者这三个模块是对政府建立更为透明的会计体系起推动作用的,而实施障碍则是政府在建立透明会计体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由于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存在不同,这四个模块对政府会计的影响也各有区别,因此导致不同国家的政府会计改革动力及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下面,本文将基于上述政府会计环境模型来具体分析我国目前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动力因素。 (一)我国行政管理成本膨胀促使政府会计走向透明 近几年,一些地方政府在运用资金的过程中暴露出违规的
8、现象,大大降低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这些财务丑闻也揭示了现行政府会计系统存在的漏洞。一些数字能够清晰反映出我国目前政府资金流动的不透明,如图2。 从图2来看,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已经上升到19.03%,比许多西方国家高出很多。职务消费过度、行政管理费膨胀,就不得不挤占社会积累基金的比例。这种现象的存在,社会公众必定要求对政府成本进行监督管理,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