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日犯罪论体系转型的启示与借鉴

关于德日犯罪论体系转型的启示与借鉴

ID:22991542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2

关于德日犯罪论体系转型的启示与借鉴_第1页
关于德日犯罪论体系转型的启示与借鉴_第2页
关于德日犯罪论体系转型的启示与借鉴_第3页
关于德日犯罪论体系转型的启示与借鉴_第4页
关于德日犯罪论体系转型的启示与借鉴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德日犯罪论体系转型的启示与借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德日犯罪论体系转型的启示与借鉴导读:德日犯罪论体系转型的启示与借鉴是一篇相关体系和刑法的论文大纲,免费分享阅读下载是对毕业生写作论文有着参考意义。关键词:犯罪论体系阶层构造问题性思考形式解释实质解释中图分类号:D914D909文献标识码:A:1003-854X(2014)09-0090-06有学者认为,自晚清效法日本,移植大陆法系,到新中国以苏俄为师,加入社会主义法系阵营,直到近年反思求变,再度将目光投向德日中国刑法学的百年历程是一段向异域学习、移植的历史,其轨迹是德日苏俄德日.①这一概括从异域学习的角度看有一定的道理(管其间不乏英美法系和国际刑法的影响),但从移植的角度看似有不妥,

2、为当前虽有诸多学者研究德日理论,但未移植,只是处于争鸣中.要做到合理借鉴,理性反思,必须全面揭开德日刑法理论的面纱,准确把握其变动不居的真实内容.德日非自刑法学诞生日起是三阶层体系.德日犯罪论发端于客观、主观二元论体系,发展为行为、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任四阶层体系,形成于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任三阶层体系.②德日犯罪论体系的每次转型,都隐含着哲学与刑法上的理论依据,对中国刑法学的发展与完善亦不乏启迪.一、德日犯罪论体系转型的方法论基础哲学上实证主义到新康德主义导致刑法理论从重事实向重价值转变,而刑法理论上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博弈的结果是客观主义犯罪论领域盛行.两股思潮的合流构

3、成了德日犯罪论体系转型的方法论基础.(一)哲学上的实证主义到新康德主义实证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方法论,其理论渊源是经验主义.经验主义认为知识非来自任何天赋或先天的命题,而是感官经验的产物.科技革命以后,科学中的实验、观察、果规律的验证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人文学科中.科学作为用实验验证经验的知识领域,与经验主义结盟,催生了实证主义哲学.实证主义认为只有实证科学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实证主义法学领域内被法学家打造为实证主义法学.实证主义法学抵制自然法的思考方式,试图将价值考虑排除法学研究外,将思想性的学术工作置于自然科学的精确性理想下.刑法体系要被引导到以计量的、从经验上以证明的现实的构成部分

4、上去.这种标准,要只能是客观的外部世界的要素,要只能是主观的内心理上的过程.③前古典时期将犯罪行为严格分解成客观的外部活动与主观的内心理,将价值判断排除犯罪认定外,以客观与主观作为支柱建构刑法体系,便是实证主义法学的产物.19世纪下半叶,科学和实证主义的推助下,欧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自由平等的传统秩序开始崩塌,社会弊病丛生,非正常犯罪不断涌现,犯罪学突飞猛进.科学实证主义的方法被运用到极致.龙勃罗梭运用实验的方法发现某些罪犯具有异常特征,将其冠以生来犯罪人名义,主张施以更重的威慑刑,以利社会防卫.这种把人当作服务社会秩序的工具与客体以及用科学手段验证的经验对象的理论,极大地忽略了人格

5、尊严.19世纪末,对这一思潮的心理抵抗以及对自然科学发达的忿怨情绪达到了极限.人不是物,而是主人!这种内心的呼喊,成为一种哲学思想异军突起,很快席卷德国德国哲学界.这是新康德主义.新康德主义试图复兴和重新解释康德理论,内部分为马堡学派和弗莱堡学派.马堡学派通过研究自然科学,发展出一套概念上和数学上能解释感官和现实的逻辑,与法学无涉弗莱堡学派研究史学和法学,借由康德认识论建立价值哲学,对刑法学影响甚大.弗莱堡学派反对实证主义对事实的过分强调,体系和刑法论文大纲注重价值归宿,认为价值命题比事实命题更具有决定意义,知识问题归根到底要受价值问题的影响与支配,事实命题或多或少也是一种价值命题.此,

6、刑法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事实命题,还包括价值命题,研究方法不仅有对事实的判断,更存价值的评价.这种思潮古典四阶层体系中有影响,新古典三阶层体系中被彻底贯彻.三阶层体系不仅存不法、责任这些评价性概念,还出现了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实质违法性和规范责任论等实质化现象.(二)刑法理论上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博弈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日刑法理论上出现学派争.德国旧派主张行为刑法,认为犯罪是与个犯罪行为相联系的,对其制裁是作为对个行为的反应而出现的.新派主张行为人刑法,认为应受处罚的不是行为而是行为人,刑罚与行为人的人格性相联系.应该说,德国当时没有纯粹的行为人刑法,连新派代表李斯特都认为,犯罪由行

7、为刑法确定,只有刑罚由行为人刑法确定.相比下,日本新派的观点更为彻底,主张主观主义犯罪论,认为犯罪是行为人实行犯罪行为的性格危险性和反社会性的表象.主观主义犯罪论强调社会的过度防卫,使刑法提前介入,有扩大犯罪处罚范围的危险,而刑法学界普遍反对主观主义,坚持客观主义.客观主义内部,又存犯罪的本质于法益侵害还是规范违反的争论.法益侵害说认为犯罪的本质于法益侵害.规范违反说早期认为犯罪的本质于违反刑法背后的社会规范,现认为刑法的任务是维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